发热对脑梗死预后影响的临床研究(附113例临床分析)

来源 :2004全国临床医学新进展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jian87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脑梗死后继发体温升高的现象,发热是脑梗死病情严重导致的结果,并在一定程度上又对脑梗死预后产生影响。 为了探讨发热与脑梗死近期预后关系的相关临床因素,本文将近年来住院的777例脑梗死分为发热组和非发热组,并对两组病例资料做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了大面积脑梗死容易继发感染和发热,从而影响患者机体系统,促进OSF和脑疝的发生、发展,增加脑梗死病死率,其中单纯死于OSF者占74%。因此,脑梗死急性期应注意积极防治各种感染和发热,对减小脑梗死体积、减少OSF发生、减轻脑水肿、降低病死率、促进患者康复、从而改善脑梗死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作者对1993年3月-2003年1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肺心病诊断根据1980年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修订标准),在治疗中分别用法莫替丁与雷尼替丁防止消化道出血。本文将两药取得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总结,对比观察法莫替丁防止慢性肺心病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明显优于雷尼替丁,且副作用小。故作者认为对慢性肺心病特别是合并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的患者,为了及时有效地防止消化道出血,应尽早优先选用法莫替丁,以
本文采用抗S100B蛋白单克隆抗体为包被抗体,抗S100多克隆抗体为检测抗体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62例脑中风患者和24例对照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探讨脑中风患者血清S100B蛋白的动脉变化与急性脑中风预后的关系。
本文对我院急诊科近2年来收治的因溺水所致急性肺损伤(ALI)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5例病人的诊治情况进行报告和分析。
本文对本院近三年呼吸科所收治的难治性肺内感染病人的痰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期能得到相对规律性的结果,指导临床实践。
高血压是发生心力衰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本文对203例高血压病患者发生心衰进行了临床探讨,提出了临床上应尽早使用有效抗生素、清除机体内的炎症有害介质,有效辅助通气、提高血氧分压是避免发展到MODS的关键。
本文应用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对机械正压通气及气管导管置留时支气管上皮脱落细胞DNA各期含量和DI指数进行测定,以探讨其对支气管上皮细胞增殖周期和DNA倍体的影响。
本文采用随机分组和病例配对方法将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严重程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阿司匹林及其代谢产物能对抗兴奋性氨基酸对神经元的毒害作用,只发生在阿司匹林抗风湿剂量下,这个保护作用与抗血小板活性无关。
本院自开展外接呼吸器经鼻气管插管近5年来,效果显著,ICU病人基本上避免了气管切开。为进一步探讨外接呼吸器经鼻气管插管在临床上的实用价值,本文对2001年7月份以来施行外接呼吸器经鼻气管插管的93例病人进行了临床观察研究,指出外接呼吸器经鼻气管插管较好地解决了气管插管过程中的通气和供氧问题,值得临床推广。
2001年3月至2003年3月,本文筛选59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分别采用保守治疗30例和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29例,观察近期疗效,阐述了意识障碍恢复时间和死亡率的比较结果,浅谈了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体会。
急性重症胰腺炎(SAP)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并发症多,一旦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病死率很高。本文从前期的中药能有效调整SAP模型肠道微生态与免疫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对严格按标准选入的SAP病人分组研究,分别在临床表现,生化及血清内毒素,肠道局部免疫等方面进行对比观察,为探索防治SAP继发感染或MODS,提供理论依据和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