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浊双清胶囊对老年糖尿病肾病肾功及尿蛋白的影响

来源 :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虚症与老年医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r791154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老年慢性肾功不全中,糖尿病肾病所占比例逐年增加,终末期肾病已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糖尿病肾病已成为影响老年人寿命和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本研究对老年糖尿病肾病在常规控制血糖控制血压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制剂瘀浊双清胶囊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强心口服液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DHF的发病机制和强心口服液的作用机理,为该药治疗DHF提供科学依据,为"久病多瘀","久病多虚"。"血不利则为水"提供临床支持。方法:选择符合DHF诊断标准,辨证属气阴两虚,血瘀水停型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卡托普利,地尔硫卓,倍他乐克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强心口服液两
目的:比较红景天水煎剂和红景天苷悬浊液在相同红景天苷浓度下对兔股动脉粥样斑块内新生血管、细胞外基质代谢以及血脂水平的影响。通过研究两者的药效在本模型上的差异,为中草药红景天应用的定量化和标准化探索途径。方法:30只新西兰兔以高脂饮食和股动脉球囊扩张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分为对照组(10只),红景天组(10只)和红景天苷组(10只)。测定药物干预前后血脂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通过免
目前缺血性心脏病仍是世界上人类的主要病死原因和公共健康问题。虽然中国的传统草药冠心二号方在中国及东亚地区广泛地用于治疗冠心病,但是其潜在机制尚不明晰。为了明确它的抗心肌缺血机制,我们招募了15名健康志愿者口服冠心二号方剂进行研究。比较服药前及服药后1小时这15个人的心率,血压和冠脉流速。结果发现口服冠心二号后,志愿者的冠脉流量成剂量依赖性地增加,而全身血流动力学参数却不受影响。此外,在大鼠心肌缺血
目的:研究心气虚证病证动物模型及其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移植心肌梗塞致心力衰竭大鼠的制作模型,运用中西医结合虚证和血瘀证的全国统一诊断标准、将其定性的问诊内容代以定量的同等意义的指标测试进行心气虚证动物模型评价。结果:本研究制作的动物模型再现了从一个正常大鼠→以血瘀为主要损伤→形成心气虚证的过程:心气虚证动物模型具有时相性、功能性和功能相关脏腑的结构物质性改变。结论:将中西医临床和/或基础研究中规
冠心病患者经介入治疗,可迅速缓解相关临床症状,但仅仅采取单一措施,并不能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尤其是介入治疗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如再狭窄、支架内血栓形成以及再发心绞痛、左室结构及功能减退等目前仍未完全解决的医学难题,需要配合服用多种药物主要是西药,如调脂、抗血小板、降压、抑制心肌重构等药物,部分药物价格昂贵,且需长期服用,药物的治疗费用及副作用,许多患者难以承受。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研,发现冠心病介入术后
本文介绍了心脏康复的目标、服务内容、服务对象、小组成员,并对心脏病康复服务的四个阶段进行了探讨。
目的:血管再生已经成为治疗心脏搭桥手术不能完全缓解的严重冠状动脉疾病的新型治疗措施。本研究主要探讨中药黄芪、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载入修饰后的胶原促血管再生的疗效,并探求黄芪与生长因子有无协同作用。方法与材料:实验中主要定量计数胶原周围微血管再生数量、胶原内血红蛋白含量、胶原干重、对胶原内血管生长的病理免疫组化标记以及对大体标本肉眼观察。结果:黄芪联合肝素修饰后的胶原能够产生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相当的疗效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参附注射液(Shenfu Injection, SFI)对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大鼠地高辛(digoxin, DG)血药浓度及相关药动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将造模成功的HF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DG 0.05mg/kg iv)和SFI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DG0.05mg/kg加SFI 4ml/kg、8ml/kg、12ml/kg iv),每组10只,采
目的:探讨抗纤益心方抑制扩张型心肌病(DCM)大鼠心室重构的机制。方法:采用自主饮用呋喃唑酮水溶液建立DCM大鼠模型,抗纤益心方干预8周,处死动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Ⅰ、Ⅲ型胶原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心肌间质内Ⅰ、Ⅲ型胶原大量增生,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与小剂量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M大鼠心肌呈明显纤维化,与Ⅰ、Ⅲ型胶原在心肌组织内较高的表达存在密切关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CABG)是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较好地改善了严重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预后.然而,还不能说CABG是一种完美的治疗方式,Permanyer等[1]对冠脉搭桥病人术后2年的生存质量情况的研究发现,这些病人的健康总体上均受到中度的损害.可见,手术虽然解决了患者冠状动脉的病变,但手术本身对患者而言也是一种心理和生理的创伤.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