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FeO纳米颗粒制备方法的比较

来源 :中国颗粒学会2004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nns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用醇-水法、氢氧化钠共沉淀法和氨水共沉淀法制备磁性Fe<,3>O<,4>纳米颗粒.制得的纳米Fe<,3>O<,4>用饱和油酸钠的醇溶液进行改性.采用XRD,SEM,TEM,IR和振动样品磁强计等手段对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方法中,醇-水法和氨水共沉淀法所制备的纳米Fe<,3>O<,4>表面改性效果良好;氨水共沉淀法制备的颗粒磁性最强,但实验时间长;醇-水法制备的粉体粒径最小,但颗粒分散情况相对较差;氢氧化钠共沉淀法最简单,实验时间最短,收率也较高,但粉体性能不如其它两种.
其他文献
电子图书的描述与管理直接关系到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实现.本文在0EB[1]标准基础上,提出和实现了一种结构化的描述与管理电子图书的方式,并简单介绍了在这种描述与管理方式基础上实现的一种带初步语义信息的电子图书浏览器.
社区网络资源管理系统采用了基于CORBA的分布式体系结构,不仅包括了网络管理的五大基本功能: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计费管理和安全管理,还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增加了用户管理和网络应用服务管理的功能,适应了我国大力提倡社区化管理的现状.
本文提出了一种低码率的面相压缩算法FaceCom,基于小波分析(Wavelet Analysis)并且对于关键部分ROI(region of interest)进行二维窗函数增强,在不影响应用效果的前提下达到高压缩率.本算法除可应用于各种IC卡式身份证件外,对其进行改进还可以适用于各种需要高压缩率、同时具有局部低失真性的图像压缩算法的领域.
COSTAS阵列在信号处理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将COSTAS阵列为核心技术的McEliece系统引入NC的身份鉴别等安全协议,将大大提高NC的安全性.本文引入有限域的置换多项式理论,通过置换多项式的分类,找出生成COSTAS阵列的标准型置换多项式,并发现了一个COSTAS阵列可以通过非循环移位生成一组COSTAS阵列;定出了q=3,4,5的所有的置换多项式及COSTAS阵列所属于的置换多项式类,并
随着Web页面数高速增长,内容日益多媒体化,WWW网络流量拥塞已成为制约Internet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问题.如何改进Web服务的性能、提高服务质量、自动化内容发送查找服务等成为研究下一代Internet技术的主要方向.采用Web Cache技术提高当前Internet性能已成为一个主流的研究领域,其功能原理就象处理器和文件系统中的多级高速缓存一样.大规模Web高速缓存系统已成为许多国家Inter
以氯氧锆(ZrOCl·8HO),YO为原料,采用过氧化氢络合共沉淀、微波干燥工艺制备Y-ZrO纳米粉体.研究了过氧化氢其用量对沉淀过程和粉体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过氧化氢对Y,Zr离子具有络合作用,抑制Zr离子水解沉淀能力,延缓沉淀过程、与Y离子沉淀接近;适量过氧化氢的添加,改善了YO,ZrO组成分布均匀性;过氧化氢有利于Y离子沉淀完全、改善沉淀粒子的过滤特性,缩短制备工艺周期,提高产品收率,
本研究将奈米二氧化钛粉体以电泳披覆法披覆于不锈钢电极基材表面,并进行后续热处理,以增加其附着强度.实验结果显示,奈米二氧化钛薄膜经600℃烧结处理后,结构上仍为锐钛矿相之二氧化钛,并未有明显变化,且能有效的增加薄膜与基材间之黏着性;然而经过800℃烧结处理后,薄膜结构由锐钛矿相之二氧化钛逐渐相变化为金红石相,应力变化引起裂缝产生,并导致奈米二氧化钛薄膜性质降低.
本研究分别使用传统和奈米级AlO/13﹪(ω)TiO粉体进行电浆熔射涂层喷覆,并进行结构与特性研究.实验结果显示,从微观结构组织观察得知,传统熔射涂层结构为层状组织(Lamellar Structure),内含部分AlO未熔颗粒、AlO和TiO中间相组织与TiO熔融组织,奈米级熔射涂层结构,除了层状组织外,出现许多颗粒状部分熔融(Partially-Molten)组织,散布于层状组织周围与基材界面
本报告以低温燃烧法合成NiZnFeO铁氧体粉末,整个燃烧合成在低温下进行.所得铁氧体粉末以X光粉末绕射法进行结构分析,并以穿透式电子显微镜进行粉末颗粒大小与形状之鉴定,再以振动样品测磁仪进行磁性质之量测.实验结果显示以低温燃烧合成法所制备之NiZnFeO铁氧体粉末为立方晶结构,但在χ=0.3~0.4之间时有γ-FeO相出现,而在χ=0.7~0.8之间有Ni结晶出现.磁性质方面,在χ=0.4时饱和磁
本文主要讨论了在面流速为0.55m/s下,单层和双层NF聚丙烯滤材的收集效率及其压力降值随沉积量的变化.实验得出,单双层NF滤材在0.3μm处的收集效率为(98.7±1.4)﹪和(99.7±2.3)﹪,压力降随沉积量的增加缓慢上升,直至成线性增加.综合考虑收集效率和沉积量的影响,推荐选用双层NF聚丙烯滤材用于大流量PM采样器采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