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诱导抗性是利用植物内在抗性机制来防治病害的有效途径,符合我国农药减量施用和农产品安全的战略需求。灵芝多糖(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GLP)是灵芝提取物中的关键药效成分,其作为一种寄主免疫增强剂已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然而目前在植物病害方面对于灵芝多糖进行防治的研究甚少。棉花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经济作物,也是重要的战略储备资源。棉花枯萎病是棉花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在国内各大棉区均有发生。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灵芝多糖对棉花枯萎病和立枯病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并可以诱导棉花产生系统抗病性。本研究通过温室盆栽防治试验研究了灵芝多糖通过不同浓度、不同诱导方式处理对棉株生长的影响及对棉花抗病性的作用。25~100mg/L灵芝多糖浸种处理后,对棉花种子发芽率、幼苗株高、植株质量均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100mg/L灵芝多糖处理的棉花种子发芽率最高,达89.5%,与清水对照80.5%的发芽率相比有显著提高;且该处理对棉花幼苗的株高和地下部分鲜重的促进作用也最大,分别较清水对照增加了10.1%和32.2%。棉株生长至两叶一心期时,100mg/L灵芝多糖采用灌根、喷雾及茎部注射3种诱导方式处理棉苗,2d后挑战接种棉花枯萎病菌孢子悬浮液。接种后2~6d,采用灌根和茎部注射方式处理的系统叶片中植物抗病防御相关酶SOD、POD、PAL活性以及根系活性显著高于清水对照,喷雾处理的系统叶片酶活及根系活性略高于清水对照。棉株两叶一心期,采用100mg/L灵芝多糖灌根处理2d后测定棉株体内部分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灵芝多糖处理可以诱导棉株苯丙烷类代谢途径的关键基因PAL、4CL以及抗病相关基因basic chitinase、β-1,3-glucanase相对表达量的提高。综上,灵芝多糖可以诱导棉花产生对枯萎病的系统抗病性,为将灵芝多糖开发为新型生物农药提供了理论基础。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灵芝多糖诱导抗病的信号转导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