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感觉/运动神经纤维动物模型的制作及鉴定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000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制作单纯运动/感觉神经纤维动物模型并鉴定。方法:以SPF级SD大鼠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感觉神经组(A组)、运动神经组(B组),正常对照组(C组),A组选择性切除L2-L4 腹根、B组选择性切除L2-L4背根神经节、C组不做手术处理。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腰椎后路手术患者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4月进行腰椎后路择期手术的2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11例、观察组109例.其中,对照组男性60例,女性51例,年龄14~73岁,平均(43.5±5.1)岁;观察组男性59例,女性50例,年龄19~77岁,平均(47.6±5.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手术方式等一般
通过与传统单式静脉动脉化再植的比较,探讨非生理性新方法——双动脉式静脉动脉化再植断指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8年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40例(40指)断指患者纳入研究,均在正常指动脉多次吻合失败后行静脉动脉化.将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20例采用双动脉式静脉动脉化再植(试验组),将非优势侧指动脉近端端侧吻合于优势侧指动脉上,然后再将优势侧动脉的近端与远端静脉吻合(近、中节断
目的 2003年 5月至2013年 9 月手术治疗成人腰椎退变性侧突合并椎管狭窄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47-59岁,平均57.2岁,侧凸Cobb角21°-45°,平均32.1°,腰椎前凸-37-8°,平均22.3°,旋转分型按 Nash-Moc 分型 1 度17例,11度14例,111度2例.手术选后正中入路,责任狭窄节段椎板减压,切除责任突出的椎间盘,扩大狭窄的神经根管,松解关节突,采
会议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在治疗有神经症状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疗效,为临床选择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随访自2005年1月-2015年1月治疗OPLL患者48例,其中采用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A组16例,采用颈后路单开门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的B组28例,采用前后联合减压术的C组4例.随访时用JOA评分法进行评价,记录术前、术后评分并计算改善率,定期复查X线、CT或MRI,统计并发症.结果:
目的:观察腰椎退行性疾病伴骨质疏松患者行腰椎融合术后应用唑来磷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受腰椎融合手术治疗,术前明确诊断为腰椎退行性疾病,同时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术前性别、年龄、ODI评分、BMI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第5天应用唑来磷酸进行干预,临床观察指标:术前、术后3、6、12个月时的Oswestry功能障
在下肢创伤中Gustilo分型 Ⅲ型 的严重创伤,是骨科治疗的一个难题,因为损伤严重,组织缺失,坏死区域有时候界限不清,继发感染,血管损伤,出现后期坏死的情况,治疗难度很大。一般早期采用,外固定架,牵引或石膏固定,清创,换药,经过比较漫长的治疗过程后,患者因为得不到及时可靠的固定,不能功能锻炼,护理困难,并发症较多,后期出现肢体畸形,功能障碍等等问题。近一年以来,在对抗生素骨水泥临床使用经验的基础
会议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运用价值。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我科收住院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试验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电话随访,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个性化护理干预,根据病人个人健康问题评估结果,参照临床实践经验及相关文献,制定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 将常规护理措施进
目的:高颈段椎管内肿瘤是指位于C1~C2脊神经节段的肿瘤,可造成上颈髓及延髓受压,导致高位截瘫,呼吸循环障碍。手术治疗难度大,风险较高,近年来随着外科操作技术的不断提高,高颈髓的手术成功率不断提高。既往手术多着重于肿瘤的切除而未充分重视术后颈椎稳定性重建。我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共采用后路瘤体切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该类患者1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
[目的]肱骨中下段骨折手术治疗中常损伤桡神经,探讨如何在肱骨中下段骨折手术术中避免桡神经医源性损伤的方法。[方法]收集我院骨科从2010年9月至2014年9月的两种手术方式的患者分为两组,甲组36例肱骨中下段骨折的病人,采用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架桥、桡神经旷置技术治疗组,其中男性29例,女性7例;骨折根据AO 分型:A1型17例,A2型12例,A3型3例,B1型2例,B2型1例,C1型1例。
目的:通过对黄种人男性各年龄组的腰椎松质骨微结构、密度、生物力学的研究,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年龄和骨折危险性之间的关系,对内固定的个体化发展及骨质疏松的治疗提供理论帮助.方法:取捐献的男性新鲜L3椎体48个,年龄10~70岁.将每半保留上下终板,切成长×宽为12mm×12mm的规则试件,将试件平均分成左右两部分.将试件周围松质骨处理后行扫描电镜观测,用eflim软件对骨小梁及骨胶原纤维进行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