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气象防雷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及措施

来源 :华夏地理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wa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当前世界的气象变化异常,雷电现象日趋于严重,雷电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现象,加强雷电检测,可以有效地预防雷电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由于防雷装置存在的缺陷问题,也会使雷电灾害不断发生,给人们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当前气象防雷检测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并针对性提出解决问题对策,不足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关键词:气象防雷;检测工作;问题及措施
  雷电灾害属于自然灾害中的一种,而且是危害最严重的一种,很容易导致人身伤亡及财产损失。联合国组织已经把雷电灾害列为世界上最严重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由此可见雷电灾害的恶劣影响。我国是地域大国,广阔的地域造成了我国需要面对更多更复杂的气象灾害问题。为了减少灾害发生,气象防雷检测工作日益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正逐步向常态化、社会化、科学化、普及化等新型防雷体系转变。因此,为了避免给国家和人民群众带来重大的损失,加强气象防雷检测工作迫在眉睫。
  一、气象防雷监测工作中常见的问题
  (一)当前气象防雷检测技术存在缺陷
  我国气象检测较国外较晚,而国内普遍使用的电子防雷检测系统是SPD智能防雷系统,在一些方面技术应用还存在不到位的地方,由于专业技术的欠缺,工程中但凡涉及防雷检测部分都会加装SPD,在应用上主观存在SPD可以在任何条件下对雷暴进行有效检测。但实际上SPD在雷暴检测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虽然他的检测精度相对较高,但是必须考虑到接地、屏蔽等问题,否则一旦没有处理好,SPD智能防雷检测系统本身就会成为一个安全隐患。
  (二)气象防雷检测性质不明确
  防雷检测无疑是利国利民的,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同时含有服务性质,因此要求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必须极强,工作人员一方面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还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但是,由于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工资收入,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收费标准,因此在检测的过程中,一些工作人员认为检测标准为收费,检测力度由收费决定。如果收费过低,他们就会推诿和滞后检测,从而引发雷电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对气象防雷检测存在认识问题
  对于雷电灾害,当前国内普遍的存在认识不足,认识不足带来的问题就是对它的防范不足。检测安装好避雷针、防静电接地等设施是防雷检测工作人员的一般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通常认为防雷检测装置仅包括避雷针、防静电接地等设施,但是从国家和专业角度来看,现存的防雷装置只是其中一部分,被检测单位的防雷设施的配套设备也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因此,防雷检测工作人员应该同时科学评估和诊断这两部分。
  (四)气象防雷检测过程中存在的制度问题
  当前存在的法律制度问题是指防雷检测部门属于一个比较边缘地位的政府部门,当它发出指令的时候,往往会受到来自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一些压力,这就导致了防雷检测工作不能高效高质的进行。同时人才储备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专业技术人才的不足,往往会造成专业水平偏低,提供和分析的一些数据不够权威,不能更准确的预报雷电灾害的强度以及可能带来的破坏性。
  二、如何应对防雷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优化气象防雷检测工作技术
  优化气象防雷检测工作技术,可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与技术水平。可结合网络进行业务技术的学习,增进与业内同行的沟通与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强调防雷检测工作的专业化与规范化,要求气象防雷检测人员不断学习累积经验,能够将自己所掌握的防雷经验与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工作中。要想做好更妥善的防雷检测工作,就要要求对原有的SPD智能防雷系统进行技术升级或者做好更完善的安装保护,以便提供更好的现代化气象防雷检测服务,避免国家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受到威胁。
  (二)增强群众防雷减灾意识
  目前,公众并没有给予雷电灾害的预防工作以充分的重视,缺乏强烈的预防灾害的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雷灾发生的几率及其带来的损失。这就要求人们切实增强防雷意识,对防雷知识进行有效的掌握,从而促进自身防范能力的显著提升。比如,一些人在有雷电的天气在地势较高的地方活动或打手机等时死亡,这是因为他们缺乏人身防雷常识,如果具备这些常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灾难是可以避免的。此外,雷雨田在室内打电话也是很危险的。
  (三)加强对雷电灾害的知识宣传
  对雷电灾害的严重性是需要有正确的认识的,加强雷电防护知识的宣传,是提高防雷效率的重要途径,通过报刊、电视等形式宣传科普防雷知识,让人们对雷电的危害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懂得雷电灾害是可以预防的,进而用心收看收听气象台发布的雷暴天气的相关预报,对防雷避险知识进行熟练的掌握,从而将雷电带来的人身和财产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对于雷电监测结果要及时公布,同时利用新途径、新载体、新方法等,普及雷电检测结果,使得群众能够及时掌握到雷电天气情况,从而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雷电天气进行预防。
  (四)健全气象防雷检测管理制度
  对于目前气象防雷检测工作中存在制度不全、专业不精等问题,应当双管齐下,首先应当由政府牵头,重视气象防雷检测的相关工作,增加资金投入,建设现代化防雷检测班子队伍,同时加大防雷检测的知识宣传,让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正确的认识防雷检测工作的必要性,理解和支持防雷检测工作的进行;同时气象管理部门要健全管理制度,加大人才储备,确保防雷检测工作的精准和权威,从而提高社会的公信力。
  三、结语
  总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活动的拓展,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日益严重,雷电灾害经常给很多家庭和受害者带来不可挽回的伤害和损失。因此,只有做好雷电检测,加强雷电检测装置的日常维护,以保证气象数据的及时性、完整性和连续性,同时要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对各种防雷工作进行相应地安排,才能不断提高雷电预防工作效率,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李庭.试论气象防雷科普宣传的几点思考[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3(8).
  [2] 葛笑莹,陈宁,徐明鉴等.关于防雷检测工作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4(14).
  [3] 池景冬,張晨宇,龚宏超等.防雷检测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探析[J].河南科技,2013(13).
其他文献
  利用2007~2013年金坛地区葡萄的产量资料以及同期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温度、光照、降水等主要气象条件对葡萄产量的影响.从分析结果来看,葡萄单产量与活动积温有较好的正相
会议
  2012年第11号台风"海葵"使常州市在8月8日出现了暴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是对天气进行监测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它具有很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在中小尺度气象研
会议
  1980年以来,江苏省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灰霾日数也逐年增加,本文在《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2010)的基础上,重建了江苏省城市霾日气候特征,对江苏省城市霾日时空分布特征进
  近年来伴随我国现代化进程快速发展,高速铁路的建设脚步也在日益加快。客运站作为城市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建筑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交通作用,其具有人员密集,电
会议
  南京市区2013年度PM2.5的变化有如下特征:秋冬季PM2.5污染严重,春夏季情况较好,这主要受季节性降水变化、以及秸秆焚烧和冬季采暖等季节性原因导致;月变化呈现呈现"中间低,两
  本文研究了发生在本世纪2000年代初期华南和黄淮流域夏季(6-8月)降水的年代尺度突变特征和原因机理.结果表明,我国夏季降水在2002-2003年经历了一次明显的年代尺度突变.
  利用2006-2013年国家雷电监测网定位资料以及镇江地区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首先,通过应用Matlab中的inpolygon函数对原始闪电观测数据进行内外分区域,保留内区闪电数据参加雷
  在自然灾害中,雷电引起的灾害是世界上十大自然灾害之一。一道道夺目的闪光划破昏暗的长空,伴随着喷射出的狂风暴雨,雹击雷轰对人类、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人类创造的物
会议
  利用合肥站雷达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采用WRF模式、WRF-3DVAR和WRF-EnSRF同化系统设计了直接同化雷达径向风和反射率的试验,对2003年7月4-5日发生在江淮流域的一次梅雨锋
会议
Based on daily data of influenza-like cases from four sentinel hospitals as well as meteorological data in Xuzhou from October 2005 to May 2011,number of patien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