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搅拌对34Mn2V铸坯质量的影响试验研究

来源 :第四届发展中国家连铸国际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cj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对比试验研究的方法分析不同电磁搅拌强度下对中碳钢大方坯铸坯内部质量的影响,试验中采用搅拌电流分别为150A、200A、250A、300A和350A。研究结果表明:增大中碳钢34Mn2V钢连铸结晶器电磁搅拌电流强度可以显著改善铸坯内部质量,铸坯中心区域等轴品率由24.38%增至30.80%;搅拌电流对34Mn2V钢铸坯中心偏析、中心疏松等没有明显影响,铸坯横断面碳成分分布均比较均匀。使用结晶器电磁搅拌后,凝固前沿的液相对流会加剧,对以柱状晶生长的凝崮前沿进行冲刷和清洗,凝固前沿的液相流动使母液与两相区的液体互相混合,使溶质浓度趋向均匀。
其他文献
为了预测和调整连铸坯的温度以实现连铸连轧工艺,本文基于连铸机的实际辊列和喷嘴布置,建立了连铸凝固传热过程的三维数学模型。模型考虑了喷嘴的冷态特性与热态特性及二冷段的强制对流换热、自然对流换热、热辐射、铸坯表面与辊子接触换热的边界条件。通过修正与铸机相关的模型系数,计算的温度场与凝固末端位置等满足应用要求。对厚板坯轧制前连铸温度优化的结果表明,通过减少二冷区最后一个冷却回路的水量,提高拉速和降低浇注
本文对保证连铸质量稳定性的体会和经验进行了介绍。连铸质量的稳定是不仅需要工艺制度合理,而且设备保障和外围辅助条件也非常重要。要想保证质量必须做到设备保证为基础,生产合理组织为前题,外围辅助条件为支撑,工艺制度合理为条件。
本文采用转炉-LF精炼-RH真空精炼一连铸的冶炼工艺,成功生产了国内最厚的320mm连铸板坯。连铸阶段合理采用轻压下工艺,优化了铸坯内部质量。
本文测试了Q345B钢的高温力学性能,鉴别了铸坯裂纹处析出物的类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连铸坯角裂形成原因,并提出了消除角裂的工艺措施。
本文经过试验分析出了造成帘线钢氮含量高的影响因素,确定了转炉参数、LF控制要求、VD炉控制参数以及长水口吹氩等方面要求,满足了帘线钢对氮含量的要求。
本文以FTSC中间包为原型,建立了1:2.5的物理模型,研究了传统控流装置(挡渣堰、导流坝和湍流控制器)、底吹气及相瓦组合方式对中间包内流体流动行为的影响。实验评价指标包括由停留时间分布曲线(RTD)分析所得的最小停留时间、活塞流体积分率、全混流体积分率和死区体积分率。通过加入示踪剂(高锰酸钾溶液)的方法显示中间包内的流场。传统的堰坝组合方式可以较好地优化中间包流场,但是为了减少耐火材料质控流装置
能量消耗和产能是电炉炼钢最关心的两个问题。为改善电炉性能,本研究采用了入炉前预热海绵铁颗粒的新技术。用换热器使电炉烟道气与惰性气体(如氮气)换热,然后再用惰性气体去预热同定床中的海绵铁。这种方法有以下几个优点:节约电能,提高产量,减少电极和耐火材料消耗。为了估算节能和提产的程度,对同定床中的预热过程进行了模拟。用差分方程的数值解预测了粒状海绵铁和加热气体在同定床中的热学特性。也预测了不同时间、不同
本文对近终型异型坯连铸机自动控制进行了研究,采用先进的控制方法,实现了拉矫机负载均衡、动态二冷水、铸坯切割优化等功能,降低了系统的故障率,提高了控制的精度,最终改善了铸坯的质量,达到了设计的要求。
本文介绍了转炉+LF+RH+连铸+连轧生产石油管坯45MnCrMo钢的生产工艺。通过工艺控制,转炉冶炼生产的45MnCrMo钢纯净度高,残余元素及气体含量低,完全满足石油管坯用钢要求。本钢的转炉+LF+RI-I+连铸+连轧工艺可以进行其它高均质纯净特殊钢的生产。
本文针对攀钢高强耐候乙字钢连铸大方坯表面凹坑缺陷和中心疏松、中心偏析、中心裂纹等内部缺陷,通过降低结晶器冷却强度、优化结晶器宽窄面水量分配,延长喷水冷却区长度、适当增大连铸比水量、调整二冷区各回路的水量分配比例的方法,优化了YQ450NQR1大方坯连铸冷却制度。生产应用表明,高强耐候乙字钢大方坯质量明显提高,表面凹坑缺陷率由37.22%降至2.87%,中心疏松评级≤1.O级的比例由79.71%增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