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病例报告结果和生物标记物监测为依据进行中医循证研究

来源 :第三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tom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外中医学现状及成就的简要总结中医学是目前世界上仍然存在的最古老的医学之一,在中国它一直被用于维持健康及治疗疾病,近年在世界范围也逐渐被应用。在中国及远东地区,中药及其相关产品,针灸及其相关理疗方法及在实践中经常一起应用的特殊生活方式,它们与西医共同存在。在西方,自从1992公布了用于治疗遗传性湿疹的10种中药处方药成功地进行了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以来中医的应用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既有怀疑的声音也有支持的声音。然而市场上存在添加了化学药物的中成药,还有一些未经炮制有肝毒性及肾毒性中药,这些商业机构不专业的行为损坏了中医的名声和认同。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建立一套相应的标准来规范中药,并且管理天然药物及草药的进口和出口来保证使用者的安全,这一点非常重要。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4月至2009年8月经确诊的172例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随机分为西药达菲组和中药+达菲组两组,分别记录各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总住院天数、病毒转阴时间、患者发病时的最高体温、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血常规等项目数据,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数值变量资料的实验数据以±s表示,采用相关检验.结果:两组患者在总的住院天数中,无统
截止2010年1月15日,成都市传染病医院共收治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271例.本文通过对病例资料的回顾,探讨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的介入时机选择,为中医药在新发传染病中的运用提供参考.
目的:研究连花清瘟胶囊浸膏体外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方法:以利巴韦林作阳性对照药物,采用存留细胞结晶紫染色法测定连花清瘟胶囊浸膏不同给药方式对甲型人流感病毒H3N2的体外抑制作用及其时效关系.结果:连花清瘟胶囊浸膏具有多环节抗甲型人流感病毒的作用,如综合抑制作用、对病毒吸附的预防作用、抑制病毒吸附后的复制增殖作用以及直接杀伤病毒的作用,这四种作用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0.042g/ml、0
目的:比较四川地区中医药治疗轻症甲型H1N1流感与卫生部方案的异同.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将纳入四川随机研究采用四川地区方案治疗的中药组及联合组与纳入卫生部方案随机研究采用卫生部方案治疗的麻杏石甘汤组及麻杏石甘汤联合奥司他韦组分别进行比较.结果:入组的所有轻症甲型H1N1流感病人完全痊愈;基线各指标相似,四川中药组与麻杏石甘汤组各主要疗效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四川中药组及四川联合组入组后
目的:研究冬季甲型流感的病原体分布及临床特征.方法:入选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广东省中医院的147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进行病原体检测.采用离心培养法对病毒进行分离鉴定,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冬季甲型流感的病原体分布及临床特征进行研究.结果:甲型病毒分离培养阳性72份,总阳性率为49.0%,其中甲型H1N1流感53份,季节性甲流19份.从时间分布看,2009年12月及2010年1月,以
通过对29例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的临床观察,总结出重症病例的临床表现.治疗上,绝大部分联合中医药治疗,29例病例中18例治愈,11例好转,预后良好.
目的:评价四川地区中医药治疗轻症甲型H1N1流感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今后的防控工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实验室确诊的轻症甲型H1N1流感病人随机分入中药组(给予单付中药150mlTid,共5天)、阳性对照组(磷酸奥司他韦75mgBid,共5天)和空白对照组(给予安慰剂一粒Bid,共5天).观察三组发热总持续时间、入组后发热持续时间、症状总持续时间、入组后症状
Anti-angiogenesis has become a novel strategy for cancer therapy.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s being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s an alternative way for canc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The objective o
中药四气是指药物寒热温凉之性,反映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性.四气理论是临床用药的纲领.由于中医药学独特理论体系,应用现代研究方法对以四气为主的中药药性的研究在短时间难以取得质的突破.针对目前药性理论研究现状,笔者提出借助诠释学的思维方法,从理解、解释、应用三个层面构建药性理论的认知模式.
升麻特别是大三叶升麻为东北地区地道药材之一,俗称关升麻。近年来野生资源日益减少,人工种植被提上日程。但大三叶升麻人工种植技术尚不成熟,本文作者对大三叶升麻人工种植技术通过实践后,进行了总结,对于人工种植大三叶升麻技术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