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胁迫下腐败希瓦氏菌适冷机制及其与腐败代谢产物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xiu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是冷藏水产品中最重要的腐败微生物之一,本文研究了腐败希瓦氏菌在低温胁迫下的适冷机制及其与腐败代谢产物的相关性。通过测定腐败希瓦氏菌DSM6067在30,10℃和4℃不同温度下的生长曲线及其代谢产物中的挥发性碱性氮(TVB-N)、生物胺、胞外蛋白酶的含量和活性,并用无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Label-free quantitative proteomics)分析了其在不同温度下差异蛋白质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虽然在10℃和4℃低温条件下培养的菌株生长速度较慢,代谢产物TVB-N和生物胺的总量较低,但在菌株对数生长期时4℃条件下的胞外蛋白酶活性高于10℃和30℃,TVB-N和生物胺的产生量也持续增加。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显示腐败希瓦氏菌通过复杂的调控网络来应对低温胁迫:减缓细胞系统代谢活动,低温应激反应以及提高营养物质的吸收。本研究揭示了腐败希瓦氏菌作为一种耐冷菌在低温环境中代谢调控的分子机制。
其他文献
<正>一、专报和政策咨询报告总数:共26篇。二、公共出版物三、2014年度工作总结1.任务达成情况首先,经过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校长办公会讨论,解决了中心的办公场地,拥有了272平
会议
本文分析了2003年渭河大洪灾的原因和渭河下游渭南入黄段防汛抗洪的形势;指出控制和降低潼关高程是渭河下游防洪的关键性措施,同时还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兴建防洪系统工程,对渭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