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区域收入“内聚外异”现象研究

来源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tx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聚外异”现象特指区域内集聚效益明显,内部经济指标均衡提升,而对区域外扩散效应失灵,甚至产生负的外部性,导致与周边区域差距逐步拉大,出现经济不协调的现象。本文通过收集广东省各市2000-2014年间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数据,综合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ESDA)、区域梯度差异分析法和空间计量分析法来衡量广东区域收入的现实状况。结论 表明过去十五年间珠三角区域收入确实存在明显的“内聚外异”现象,通过对其现状、结构,集聚类型及特征,发展趋势和空间分布的详细分析,为今后珠三角区域收入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已有文献中,聚集经济效应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是同时分析交通网络、城市聚集对经济增长机制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交通网络能够拉近城市间时空距离,通过影响技术和知识的扩散来影响增长,区域内和区域间集聚的正负外部性也对增长具有影响,同时不同的市场规模以及临近程度也在一定水平上影响着地区经济增长。本文建立的一个包括交通网络、城市聚集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证明,和城市内部聚集一样,将多个城市或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GDP年均增长率超过8%,但在看到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要注意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碳排放增加等问题.当前中国已进入碳排放量最高国家的行列,全球气候的变暖使得世界各国关注中国的碳排放.2008年6月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在《碳生产率的挑战:遏制气候变化,保持经济增长》的报告中指出:满足碳减排目标,在未来近50年的时间里,碳生产率必须提高10倍.如何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抑
新中国建立以来,区域发展差距经历了几个阶段性变化.改革开放之前,尽管实施过内地优先发展战略,也经历了从1960-1967年差距缩小的过程,但大部分时间呈现扩大的态势,而且区域发展差距一直比较大.1978年之后,区域发展差距经历了缩小(1978-1990年)、扩大(1991-2003年)和再缩小(2004-2013年)的过程,2014年和2015年虽略有扩大,但2004年以来区域差距缩小的格局基本形
随着201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成为了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重要战略区域,同时也进入了新时期的“泛长三角地区”.2016年5月国务院发文批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安徽省皖江八市正式纳入了长三角地区,这对皖江八市的发展趋向和发展战略提出了新的要求.产业转移加速了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也能够促进产业的跨地区转移.2015年随着宁安城际、合福
公共资源作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与区域经济综合发展之间的关系密切,对资源再配置和宏观经济政策制定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推动新型城镇化,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间均衡配置,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均等化。因此如何合理的利用和配置公共资源,提高公共资源的管理效率,不仅是政府实现自身职能转变的关键,而且对缓解大城市与城镇的公共资源压力至关重要,进而
本文运用包含非合意产出的DEA能源效率模型,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2003年-2014年的能源效率变化进行测算,并对能源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发现,上海市能源效率近十年来一直稳定在较高水平,浙江省与江苏省的能源效率略低于上海市并在金融冲击的影响下出现较为相似的波动。在17个地级市中,杭州、南京、无锡的能源效率较高,而南通的能源效率则明显低于其他城市。在影响因素方面,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工业化水
近年,我国流动人口快速增长且呈现不断向超大城市集聚的态势,与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方针政策不相一致,是哪些重要因素导致了在政府一系列调控政策下流动人口仍然向超大、特大城市集聚?尤其是一些容易被人们忽略的区位、地缘等因素,在流动人口流入地选择中起到什么作用?对于政府制定调控政策有哪些启示?为回答上述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利用匹配了宏观经济及地理数据的2
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是当前我国区域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构建一个两部门、三区域的新新经济地理模型,设定了联系资源地-加工地的联合生产成本,以及联系加工地-消费地的商品贸易成本,重点研究这两个成本对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影响。在理论模型中发现,降低联合生产成本,将抑制资源型地区转型升级;降低商品贸易成本,将推动资源型地区转型升级。同时,资源开采部门生产率下降将产生两方面的福利影响,一是直接导致本地工
创新成为我国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已初步构建起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创新能力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深圳特区制度改革先行优势,多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发达的资本市场和优质营商环境促进了民营经济活跃;产业转型升级促使产业不断向高端先进产业转型,创新型企业和载体快速增加,以及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大量人才培养平台和优越人才政策推动深圳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为其他城市创新发展提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断向纵深推进,贸易便利化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因此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虽然围绕贸易便利化领域的研究已基本展开并取得相应研究进展,但目前鲜有文献考虑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国经贸发展在空间上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影响,鉴于此,本文通过综合运用空间经济学研究方法,更好地揭示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便利化水平及其贸易效应的时空差异,对已有贸易便利化的研究纵深进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