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药殉爆试验

来源 :2018第十二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flfxzq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获取弹药在殉爆情况发生反应的等级,为弹药安全性的评估提供技术支撑,参照北约STANAG4396标准,并应用先进的激光干涉测速技术(DPS)测量壳体膨胀速度,开展了某型弹药殉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超压以及壳体膨胀速度可以用于准确地评估弹药发生反应的等级。在试验条件下,弹药发生了爆轰。结合试验结果,对弹药殉爆试验方法以及反应等级评估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弹药殉爆试验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研究反舰导弹半穿甲战斗部在爆轰加载下膨胀破碎的数值仿真方法。以“捕鲸叉”反舰导弹战斗部为例,基于AUTODYN软件采用不同算法对战斗部爆炸过程进行数值仿真,讨论了不同算法的适用性;对比分析了当壳体采用Lagrange算法时网格尺寸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发现网格尺寸主要影响破片总数以及破片的最小质量,对初速及空间分布的影响不显著;进行了缩尺战斗部的破碎性试验,对比了仿真结果与试验统计结果,说明选用合适的
本文从真实头部结构出发,以脑室为研究对象简化出如图一所示的具有皮肤、头骨、脑脊液、脑组织四部分结构组成的椭球形简单头部模型来进行仿真模拟。模拟过程采用流固耦合的方式,通过在流场的一侧施加冲击波形的方式来进行加载,以头部结构应力应变响应为考察量,考量创伤性脑损伤可能的致伤机理,并确定出以能量率为创伤性脑损伤的致伤阈值判断标准,在此基础上发展区分脑组织灰质和白质的致伤阈值。此外通过在头部叠加保护层的方
会议
蜂窝材料作为一种较为理想的轻质缓冲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诸多领域,但传统蜂窝材料作为一种芯材不利于结构内部的热/流体交换。为了实现这种功能,在传统蜂窝材料的胞壁上开出相应的孔形成胞壁开孔的多级类蜂窝。本文对多级类蜂窝的准静态压溃行为进行了实验和有限元分析研究,分析了试件尺寸、开孔位置等因素对多级类蜂窝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试件尺寸对峰值应力和密实应变影响不大,而平均压溃应力在胞元数大于一定数目
近场动力学(Peridynamics)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基于非局部作用思想建立的一套固体力学理论体系。该理论适合于模拟裂纹自发的初始和扩展过程,并且不需要复杂的裂纹扩展准则。报告人提出了一种耦合近场动力学(非局部)模型和经典连续介质力学(局部)模型的Morphing方法,本方法的核心在于,只有在材料发生断裂的位置和时刻才引入近场动力学模型,从而避免了不连续问题的出现造成解的奇异性,同时极大地减少
会议
聚脲是一种嵌段共聚物,且很多实验证实了其具有冲击波防护功能。本文试图从微观层次,用分子动力学的方法,探究聚脲材料优良缓冲能力的有效机制。首先建立聚脲的分子动力学粗粒化模型。粗粒化方法相对于全原子模型可以减少自由度,能够模拟更大的体系,因此可以较好再现聚脲的微相分离现象。由Green-Kubo法可以获得剪切松弛函数,通过修正可以与全原子的结果有较好的一致。再由剪切松弛函数可以获得能够反映材料耗散能量
会议
本文所涉及的实验样品Al/Ni、A1/Ni/CuO和A1/Ni/MoO3分别简称为AN、ANC及ANM,采用模压-烧结工艺制备.首先将充分混合均匀的Al、Ni、CuO及MoO3粉末颗粒置于自制模具中,然后在200~400MPa压力、300~500℃下压制并烧结成型.材料室温静态压缩试验由WDW-100型电子万能力学测试仪测量,试样尺寸为Φ10 mm×10 mm.测试时加载应变率为1.0×10-2s
塑性黏结炸药的广泛应用使得其化爆安全性问题十分重要。而PBX本构模型对力学响应特征描述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化爆安全性评估的有效性。本文针对两种PBX常用的细观本构模型:Visco-SCRAM与DCA细观损伤模型进行分析,比较两种模型的破坏面方程,并利用巴西试验的数值模拟结果对两种细观本构模型进行评估,以给出Visco-SCRAM模型和DCA模型的各自适用范围。模拟结果表明,Visco-SCRAM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