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骨寡聚基质蛋白与骨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及临床意义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laxf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与骨关节炎严重程度是否具有相关性,探讨通过测定COMP水平对骨关节炎(KOA)早期诊断是否具有临床价值。方法:用改良Hulth法制作膝关节骨关节炎动物模型;观察模型不同时期的DR片改变;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模型不同时期血清COMP水平,组间比较用t检验,并作相关性分析。
其他文献
提高薄层CT诊断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ure ground-glass nodule,pGGN)样肺癌胸膜侵犯的准确性。回顾分析2014至2015年我院胸部CT发现与胸膜存在贴邻、牵拉或凹陷关系的pGGN并经手术证实为肺癌的病例,由一名高年资胸部影像医师在薄层CT图像对上述结节与胸膜关系进行盲评,测量病灶相对CT值(病灶与正常肺组织平均CT值之比),使用LungV-CAR软件测量结节体积并计算质量,
目的 探讨肝癌MR多期动态增强灌注定量参数与微血管密度、Ki67相关性。方法 37例确诊肝细胞癌(HCC)患者进行自由呼吸下行全肝MRI灌注扫描,将所获得HCC灌注定量参数Ktrans、Kep、Ve、Vp及伪彩图与微血管密度(MVD)、Ki67进行统计学分析。
目的 探讨磁共振DWI及动态增强扫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治疗前列腺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别对30例前列腺癌(PCa)患者、35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行前列腺DWI及动态增强扫描,所有PCa病例、BPH病例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分析2组DWI图、ADC图的信号表现,测量ADC值,比较PCa组及BPH组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utility of the renal artery embolotherapy (RAE) followed by nephrectomy vs.nephrectomy alone in the dissection of gross renal cell carcinomas (RCC).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扫描在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采用多排螺旋ct扫描和三维后处理,观察其影像学表现,并将诊断结果与病理或手术判断结果进行对照。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提高了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有效防止了静脉输液配制过程中细菌和微粒的污染,从而保证了用药的安全,同时也有利于发挥药师的专业作用,提高了医院的用药水平。
目的 研究同时性多原发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螺旋CT表现,分析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2009-01-01至2010-12-31期间在本院检查、术后确诊并具有5年完整随访数据的同时性多原发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共30例,总结其螺旋CT表现;对年龄、性别、吸烟史、肺气肿状态、病理类型、肿瘤位置、肿瘤大小等变量与其预后关系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检验,并与同期133例单原发Ⅰ期肺癌的生存预后进行对
目的:总结皮瓣移植术后残余创面的治疗和方法。方法:对我科2013年8月-2014年3月对15例不同程度皮瓣移植术后残余创面有针对性的换药和用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只要换药方法,用药方法时间控制得当,皮瓣移植术后残余创面可达到满意的效果。结论:皮瓣移植术后残余创面应用全身治疗、局部换药、定时外喷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换药,利用改善血循环,促进上皮生长而促进创面愈合。是保证皮
目的 调查分析骨科患者医院感染革兰阴性杆菌构成及药敏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和延缓病原菌耐药性传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1-2013年骨科医院住院患者中确认为医院感染的病例。标本采集及分离培养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菌株鉴定采用微生物分析仪,药敏分析采用K-B法进行。
目的:颈椎病有神经根型、椎A型及神经根椎A混合型,在临床上治疗的方法很多,故我们通过应用灯盏细辛对椎A型颈椎病的治疗临床观察,评判其临床疗效。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性有显著性。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对颈椎病椎A型较传统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效果为佳,无明显的副作用,值得同行借鉴,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