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反演电磁波并矢格林函数解的研究

来源 :2013年全国天线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反演电磁波在某些环境下具有超分辨率的聚焦特性.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并根据场源关系,给出时间反演电磁波的并矢格林函数解,观察其聚焦特性,进一步分析对超分辨率的聚焦特性的关键因素,以期对亚波长阵列的设计提供原理性指导.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一种使用寄生贴片阵(array of parasitic patches)作为覆层(superstrate)的高增益天线.该天线在寄生贴片阵的作用下增益达到14.6dBi.之后将该寄生贴片阵分割为九等分,并使用基于S参数的提取方法,获得其等效本征参数并构建其等效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等效模型的正确性.参数提取结果提示可以利用金属贴片来构造出高介电常数和低磁导率的材料.通过保持等效模型的折
本文设计了L波段上下变频器的设计,基于ADF4113芯片研制了频率合成器锁相源,中频AGC增益放大器,设计了L波段终端电容加载的同轴腔滤波器.并对接收机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以及通道平衡度进行了测试.给出测试结果,杂散抑制-50dBc(50MHz带内),相位噪声-80dBc/Hz@lkHz,50dB的AGC放大器动态范围,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本文讨论了低温共烧陶瓷(LTCC)多层基板技术是一种可实现微波电路小型化、高可靠性的新型技术.利用LTCC技术将功分器、耦合器、带通滤波器、电阻电容等接收前端主要无源元件埋置到基板内部,采用微组装技术实现芯片互连,实现了多芯片组装(MCM)级的S波段接收前端组件.
本文介绍了PIM产生机理,重点分析影响星载天线波导馈源组件PIM性能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PIM控制方法,通过产品实际应用验证了PIM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在工程问题中起到指导作用.
本文通过EMC Studio对暗室吸波材料的模型进行精确建模,仿真分析了吸波材料的吸波特性随入射角度的变化,最后得出吸波材料的衰减系数在不同入射角度下随频率的变化情况.
本文使用EMC Studio电磁仿真软件对处于低频情况下的微波暗室电磁环境进行了仿真分析.由于吸波材料在低频段(仿真频段为1~30MHz)不能完全吸收电磁波,因此本文构建了一种介电常数随频率变化而变化的材料用以模拟处于低频段的吸波材料.本文建立了三组仿真环境:理想地的情况、墙和屋顶均为理想导体的情况、墙和屋顶均为低频段等效吸波材料的情况,和两组辐射源:对数周期天线、带状线,并对不同辐射源处于不同仿
本文提出一种新型Ka波导正交模转换器,根据电磁波在"十"字波导中的传输特性,采用"十"字波导结构实现正交模的分离.此结构OMT性能良好,结构简单,无需调试,适合大批量生产.在37GHz-40GHz频率范围内,测得垂直和水平极化端口最大驻波比分别为1.18、1.16;两极化端口隔离度优于38dB,水平极化传输损耗小于0.5dB;垂直极化传输损耗小于0.7dB.此新结构OMT便于加工,无过小敏感尺寸,
基片集成波导(SIW)是一种新型的高Q值、低损耗集成导波结构,易于设计和加工,可以广泛应用于微波平面集成电路中.由于与传统矩形波导相似,很多设计概念可以借用.为了和传统波导器件进行比较,根据文献中介绍的并联电感耦合滤波器的设计方法,选定3腔耦合结构,实现了基片集成波导E面感性膜片滤波器,其结构紧凑,易于集成.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新的导波结构的性能完全可以和传统矩形波导相媲美.
基于嵌入式谐振器设计了一个工作在无线局域网(2.4/5.2GHz)的双频带通滤波器.使用仿真软件HFSS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对其进行加工测试,仿真和测试结果吻合很好,在两个中心频率为2.4GHz和5.2GHz的通带内,插入损耗分别小于1.3dB和ldB,3dB相对带宽分别为3.3%和4.4%.该双频带通滤波器在低通带两端各有一个传输零点,以此来提高滤波器的选择性,此外,该滤波器的有效尺寸为12.
为了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阻带性能,同时使共模有很好的抑制效果,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源负载耦合的具有4个可控传输零点的平衡带通滤波器.首先给出了平衡滤波器的差模和共模等效电路,然后分析了部分耦合的半波长均匀阻抗谐振器在差模和共模下的工作机理,另外为了提高选择性和高阻带性能,引入源负载耦合产生了多个可控的传输零点.最后设计并加工了一款工作于2.4GHz的紧凑微带平衡滤波器,测试和仿真结果吻合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