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离放疗在肛管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 :全国第十三次中医肛肠学术交流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ovedw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射治疗是肿瘤治疗的主要辅助手段之一,目前常采用手术前后辅助性放疗,在对实体肿瘤综合治疗的总体疗效中贡献至少约20[%]。近年来,放疗在理论和技术上均有很大的进步,尤其是新型人工合成放射源的应用,已使放射治疗朝着更加准确和微创化发展,随着各医院医疗设备的不断改进,近距离放疗也逐渐普及。本文对照射方式的演变进行分析,介绍了常用放射性物质的特性、优点及其临床应用的方法。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术中意外损伤的预防与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武汉市第八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前组)和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后组)两个时间段共358例直肠癌前切除术术中发生盆腔血管、输尿管、阴道、膀胱意外损伤的8例病例;提出术中意外损伤的预防与处理对策。结果:两组意外损伤共8例,占2.23%,前组6例,占11.32%,后组2例,占0.66%。两组
目的:分析隧道式拖线术治疗低位蹄铁型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低位蹄铁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察组34例,采用隧道式拖线术,对照组34例,采用多切口切开引流术,观察两组术后疼痛、创面愈合时间、创面平均疤痕面积、肛门功能状况以及术后复发情况,术后随访0.5~3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短(P<0.01);但术后复发率两者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
目的:探讨改良B1ock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型便秘的疗效和手术适应症。方法:将68例直肠前突型便秘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用改良Block修补术及对照组用经典Block修补术治疗,观察两组病例的手术疗效。结果:试验组(n=36)手术总有效率为97.2%(35/36)、其中痊愈率为72.2%(26/36)、显效率为13.9%(5/36)及有效率为11.1%(4/36);而对照组(n=32)采用B1oc
近年来随着我院规模的扩大,收治病种也比较复杂,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把关于痔、瘘、肛裂、脱肛、便秘等常见病的常规诊疗方法及后遗症、远期疗效等临床上常见到的病例均不作为特殊病例。因为这些对于在座各位不是什么难题,另外结直肠癌、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及无肛门等疾病因我们另有专篇,不在此论述。而把我们一年来的7例特殊病例做回顾性分析,讨论肛肠外科特殊病例的诊断方法,减少误诊误治。7例病例中治愈5例,好转1例,
目的:探讨大肠癌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以来收治的65例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情况,发现经验与教训。结果:行右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25例、捷径手术1例、左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31例、Miles术3例、Hartmann术2例、单纯造瘘3例,术后切口感染6例、吻合口漏2例(左半结肠),死亡2例。结论:早期诊断大肠癌是防止梗阻的关键;年青人大肠癌发病率增高、恶性度高、老年人合
骶尾部畸胎瘤它与其它畸胎瘤一样,是由三种原始胚胎层组织演变而来的先天性肿瘤,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生殖细胞肿瘤,常发生于骶尾部,多属于显型和混合型畸胎瘤,以实性为主,多为恶性。成人多为隐型畸胎瘤,以囊性为主,多为良性,又称囊性畸胎瘤。俗称皮样囊肿,它是上皮来源的肿瘤,是在胚胎结合时外胚层、中胚层定位失败所造成的,又称皮样瘤,属先天性疾患,是错构瘤的一种。本文介绍了骶尾部畸胎瘤的特点及皮样囊肿的特点,简
目的:探讨通过对芬太尼药物的给药途径的变化,改进肛门局部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600例所有病人随机分成2组,按规定方法给药,分别记录用药前后的生命体征变化。结果:治疗组较常规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芬太尼静脉给药加局部麻醉在肛周疾病手术的应用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