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合金拉伸性能的尺寸效应及应变速率敏感性

来源 :首届全国有色金属理化检验与产品认证学术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rui146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TC4钛合金棒材,开展了钛合金拉伸性能标准方法测试中的尺寸效应及应变速率敏感性研究工作,分析了其对拉伸性能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应变速率对TC4钛合金屈服强度具有明显的影响;在标准要求测定屈服强度的应变速率范围内,其强度相差约14.7MPa;在试验的应变速率范围内,应变速率对屈服强度的影响规律符合一定的数学模型;不同标准拉伸试样尺寸规格对断后伸长率的影响较大,随着试样尺寸增加,其断后伸长率呈现递减的规律.
其他文献
研究用偶氮氯膦mN试剂光度法快速测定铝合金中铈组稀土总量。络合物最大吸收峰为670nm,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某啤酒厂生产的易拉罐罐装啤酒发生了大范围的泄露.通过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分析对啤酒易拉罐的泄露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引起泄露的主要原因是,易拉罐的内涂膜出现了质量问题,腐蚀的发生是由内而外进行的,啤酒液渗入内涂膜中对3104铝合金易拉罐造成了腐蚀,发生了泄露事故.易拉罐铝基体的腐蚀是电化学腐蚀,在腐蚀区可检测到CI、P、S等腐蚀性元素,这些元素成为了腐蚀介质,铝中FeAl2,C
在碘滴定法测定亚锡离子过程中,用扣空白值的方法无法消除试剂与空气中氧气的影响,用扣"类空白"值法可以消除该影响,测定的硫酸亚锡含量比常规测定含量高1.5g/L~0.58g/L,滴定液体积用量与测定样品量成正比关系;与扣"类空白"值法相同意义的样品加标回收率明显比空白加标回收率高.该方法可以在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
针对高硅铸铝合金,采用单质硅重量法测定了硅的含量,对样品的溶解和灼烧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盐酸-硝酸溶解样品,在600℃~850℃灼烧沉淀,测得ZL101样品的结果与标准值一致,RSD为0.6%.操作简便,快速.
为考察粘结剂中杂质元素含量的水平,通过分析软件IQ+测定淀粉、甲基纤维素、硼酸、硬脂酸等常用粘结剂中杂质元素含量,选择硼酸和硬脂酸做混合粘结剂,研磨压片法制备样品,用XRF测定工业硅中铁、铝、钙、锰、镍、钛、铜、磷、镁、铬、钒的元素含量.条件实验表明研磨时间达到120s以后粒度效应明显减弱,在此条件下研磨压制成片后分析面坚固平滑.用工业硅系列标准样品制作校准曲线,采用经验系数法进行校正,共存元素之
将样品置于1250℃氧气流中燃烧,使各种形态的硫转化为二氧化硫,用含有淀粉指示剂的稀盐酸溶液吸收,以碘酸钾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亚硫酸,建立了燃烧-碘酸钾滴定法测定铜原矿和尾矿中硫的方法.研究表明,铜原矿和尾矿中其他共存元素不干扰待测元素的测定.将实验方法应用于铜矿石标准样品中硫的测定,测定值与认定值基本相符.采用实验方法对实际样品中硫进行测定,测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11)为0.19%~1.
传统的煤和焦炭中硫分析方法有艾式卡法、高温燃烧法、库仑法和管式炉燃烧红外吸收法.红外吸收高频燃烧炉作为最常见碳硫分析设备,具有分析时间短、精密度高操作简便的优势.本方法使用红外碳硫分析仪(LECO CS600),研究制定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焦炭中全硫含量的新方法,进行不确定度评估.实验过程中测定结果的重复性、样品的称量、校准曲线的拟合对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有较大影响,需要准确控制和多次测量。高频燃
本文研究了采用KOH溶液低温加热溶解铝合金试样,所得溶块用H2O2、HNO3溶解完全.加入KF-KCl混合沉淀液,使Si生成K2SiF6沉淀.滤纸浆过滤,沉淀在沸腾的中性水中水解出定量H+,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H+而计算出Si的含量.本法可测定含硅量1%以上的铝合金.本法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39%~4.18%(n=7),回收率为97.1%~108.0%.测定结果与GB/T20975.5-20
某贮箱箱底在液压试验过程中,未进行保载即发生低压爆破.通过采用宏观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断口观察、能谱分析、金相检验和显微硬度测试等方法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认为:由于顶盖与中心孔法兰盘环焊缝区为整个箱底厚度最薄处,该处在高于承载压力下发生韧性过载断裂.
本文首先介绍了工频无芯感应炉的工作原理、结构及特点,以及株洲冶炼厂在锌合金生产中的应用;其次分析了无芯炉的常见故障及普遍寿命较短的原因,并提出了延长无芯炉使用寿命的改进措施.首先优化无芯炉产品结构,合理化安排转产,尽量避免无芯炉停炉保温,保证连续化生产。其次改进传统无芯炉进料方式,采取电炉供应母液,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延长无芯炉使用寿命。最后制定合理温度控制方案,改进自动控制系统,保证操作人员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