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中国想象中的台湾想象——从古罗马到近代西欧的演变过程

来源 :台湾历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00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于西方中国想象中的台湾想象的特殊性进行了探讨。古罗马时期,西欧对中国的想象可分为两点,即从海洋和内陆两个不同视角所提出的"海洋中国"和"内陆中国"。直到17世纪,耶稣会士访问明朝,才发现这两种想象所指的是同一个地方。那时与耶稣会有着深刻联系的西欧,将长城以南的地区统称为"秦奈"(China/Thinai),此词继承了"海洋中国"的想象。与此同时,将长城以北的地方称为"鞑靼"(Tartar),不作为对"秦奈"想象的一部分。因此,清朝对台湾的统治,被当作鞑靼人势力的统治(而非"秦奈"的统治)。这正是在长城以南的地区之中,近代西欧话语空间唯独把台湾动辄看作"鞑靼"的属地而非中国所属的原因所在。
其他文献
本文运用全球价值链理论分析中国高技术产业在全球链条中现状及本土产业升级的现实路径,以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衡量高技术产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
2015年中国制盐行业和两碱行业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艰难前行,2015-01~12全国生产、消费和进出口原盐累计同比呈现减少态势,下游两碱行业在纯碱行业略有好转的带动下,仍然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学习不只是个人的问题,也不是一般性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的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问题。党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正在悄然变化,小组合作学习受到广大教师的“宠爱”。如何建立好学习小组、组织好学习过程、选择好学习内容、更加有效地开展小
"整本书阅读"是相对于单篇阅读和节选文阅读而提出的,以结构内容完整的书为阅读对象的阅读行为。其主要特征为强调阅读材料的完整性,以及读者对阅读内容把握的系统性。小学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