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黄萎病对转基因抗虫棉产量及棉纤维品质的影响

来源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GYXK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明确黄萎病对转Bt基因抗虫棉产量及棉纤维品质的影响,在北京本所病圃,对抗虫棉品种GK19和常规优质高产感病品种W217不同病级棉株的产量结构和纤维品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黄萎病对GK19单株的产量影响显著,与健株相比,Ⅰ级~Ⅳ级病株单株成铃减少5.26%~57.9%,与Ⅱ、Ⅲ、Ⅳ级病株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对单株籽棉产量的影响更大,健株和Ⅰ、Ⅱ、Ⅲ、Ⅳ级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损失率达到23.5%~74.1%;对纤维品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比强度上,随着病级的提高而显著下降,尤其是重病株.对常规优质高产感病品种W217,黄萎病对其单株的产量影响比对GK19的影响更大,与健株相比,Ⅱ级~Ⅳ级病株单株成铃减少50.7%~70.9%,产量损失率则高达60.8%~91.3%,随着黄萎病级升高,单株籽棉产量的损失明显增加,Ⅳ级病株单株生产能力几乎完全丧失,尤其是早期发生的重病株.
其他文献
  对广西大化县采集的石韦大斑病的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测定.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及rDNA-ITS序列测定,将引起该病的病原菌鉴定为黑盘孢目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
会议
  番茄黄化曲叶病是由烟粉虱传播的一种毁灭性的病毒病害。文章介绍了河北省番茄黄化曲叶病的发生和为害现状、为害症状、传毒介体和传度特性。通过对河北省番茄黄化曲叶病
对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作者结合举办的“妇幼卫生信息统计培训班”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培训前32人考试的平均成绩(±s)为58.75±17.73分,及格率为56.25%,以往
  本文设计了灰飞虱不同虫龄、不同密度、不同为害时间对武育粳3号、扬梗9538和徐稻3号3个抗感程度不同的水稻品种不同叶龄的为害来估算为害指数,通过为害指数来评判灰飞虱
  转基因Bt作物作为一种高新技术产物,近年已在美国、印度、中国等较大面积种植,缓解了某些作物害虫造成的压力并减轻了产量损失。中国即将商品化转基因Bt水稻,对于增加水稻产
会议
  通过对桃树腐烂病发病情况调查、桃树腐烂病菌生长量的测定、桃树腐烂病与土壤含水量间的关系调查、桃树腐烂病药剂防治试验,探索了病害发生与种植区温湿度的关系.研究得
  通过测定玉米感染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后的植株冠层光谱特征、调查病情指数和产量的测定,结果表明:①抽丝期与乳熟期前后的近红外区冠层光谱反射率值与病情指数呈高度负相关关
  在贮藏期对马铃薯进行病害调查,病薯采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结果发现7种真菌性病害均可在贮藏期对马铃薯块茎造成为害,主要有Fusarium sulphureum和Fusarium solani引起的马
会议
  2008年,在玉米粗缩病的常发重病区进行抗粗缩病玉米新品种“冀植5号”的抗病丰产性能试验示范.结果显示:“冀植5号”的抗粗缩病性能良好,病株率为44.12%.对照“郑单958”和
会议
  为摸清江苏省本地玉米可有效避病的适宜播种期,2008年在大面积病害调查的同时进行了玉米播种期田间试验。小区试验与大田调查结果表明:4月15日之前和6月10日之后播种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