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免疫效果监测及分析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1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tmdug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验证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在快速型肉鸭生产中免疫程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通过血清学监测免疫抗体水平来分析免疫质量,及时掌握流行病学动态和免疫效果,科学地、适时地指导肉鸭的(生产)防疫工作。指出,在生产实践中,应通过连续不断的血清学监测、免疫效果观察来分析免疫质量,及时掌握流行病学动态,根据免疫抗体水平来科学地、适时地指导肉鸭的防疫工作,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以确保养殖业能健康的生产发展,维护人禽安全。
其他文献
  本研究成功克隆了NS1基因,长度为660bp,编码219aa,经诱导表达条件的优化成功纯化得到纯度大于90%的GST-NS1融合蛋白,为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NS1蛋白生物学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试验以法倍灵疫苗为对照组,评价新型疫苗威立克(HVT+IBD二联疫苗)对黄羽肉鸡传染性囊病的免疫保护效果。综合实验室和现场免疫试验结果,法倍灵免疫对黄羽肉鸡法氏囊发育
自然资源资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生产资料和物质基础,近年来,为促进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政府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提出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国家发
  本试验对分离自患病鸭一株鸭源新城疫SDFC株的NP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进行了诱导表达和重组蛋白抗原性的检测。从而为进一步研究NP的功能及鸭源新城疫预防
  主要研究地克珠利对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第二代裂殖子Hsp90(Heat shock protein90)的作用,初步阐释地克珠利抗球虫的分子机理。体外实验证明地克珠利对第二代裂殖子
  本研究建立的TaqMan荧光定量PCR方法的最小检出量达到10copies/μL,在102~108copies/μL检测范围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重复性和稳定性较好,变异系数均小于2.5%。能够更早
  本研究主要是通过对1993年法氏囊大暴发时分离的IBDV流行强毒HQ株囊毒及其细胞适应毒HQ株的细胞适应性、对SPF鸡致病性等进行比较,同时对其VP2、VP5基因序列进行分析,从而
  目的:本研究建立了该病毒的一步法RT-PCR检测方法,可从病料中快速、敏感和特异地检测出DTMUV,为“鸭传染性卵巢炎”的流行病学研究和诊断提供了可靠的方法。方法:通过对鸭坦
会议
2020年年底,各项工作到了决胜全年经营目标的关键时期.中国兵器北重集团劳动竞赛的号角早已吹响,各单位都铆足劲找差距、补短板、定措施,组织动员全体干部职工奋勇争先、迎难
期刊
  为监测国内鸡马立克氏病病毒流行毒株毒力变异情况,分离MDV毒株,并研究其致病性。通过比较J-1株和分离毒株对BWEL-SPF鸡及HVT疫苗免疫和HVT/SB1双价疫苗免疫的SPF鸡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