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ZrO2@Af 1600纳米复合物的电润湿三明治介电层

来源 :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ntj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以高介电无机化合物、低表面能聚合物和有机/无机复合结构为主的介电润湿层仍不能满足电润湿应用的要求。本文将表面氟化的纳米氧化锆掺杂在Teflon AF 1600 制成高分子/无机纳米复合介电材料。相比于AF 1600,其介电常数提升了50%,击穿场强提高了44%,接触角变化范围增大了1 倍以上。
其他文献
电磁复合材料是一种能够屏蔽或衰减入射电磁波的功能性材料,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基体-填料界面自由能差异,诱导共连续共混结构中填料的选择性分布,是实现电磁复合材料结构调控与性能优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CPC)由于其质轻,柔性好和较高的传感强度已被开发作为气体传感器材料。通过用简单高效的超声方法制备出性能优异的导电聚合物气敏材料。具体步骤是:首先通过静电共纺聚氨酯(TPU)/聚醚砜(PES)纤维,为了提高纤维膜强度和耐热性且不影响膜的弹性,将PES 与TPU 的比例设定为1:4,之后用超声法将碳纳米管(CNTs)锚定在纳米纤维表面,从而形成具有一维导电纳米纤维网络结构的复合材
二维纳米材料如石墨烯和氮化硼纳米片因其优异的导热性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直接由石墨烯或氮化硼纳米片制备薄膜材料由于工艺复杂且力学性能差而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在本文中,我们利用纳米纤维素辅助石墨烯或氮化硼纳米片在水中的分散,制备得到了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高导热性能的薄膜材料。
由于界面状态显著影响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功能性的实现,因此界面状态设计与表征成为制备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本文首先结合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化学共沉淀法和荧光标记法等方法制备了荧光分子FITC 标记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FITC),并采用红外(FTIR)和激光扫描共聚焦(CLSM)等手段对其进行系统表征。
环氧树脂防腐蚀涂层为目前金属腐蚀防护领域最具应用价值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采用“一锅法”将三氟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TFPMDMS)接枝到环氧树脂链上,分别制备含有3 wt%经六甲基二硅氮烷改性的纳米SiO2(HMS)、1 wt%Ce(NO3)3 及同时含有3 wt%HMS 与1 wt%Ce(NO3)3 的防腐蚀涂层,用以探究纳米SiO2 及Ce(NO3)3 的协同效应对改性环氧树脂涂层防腐蚀性能的
本论文采用压力诱导流动成型(PIF)方法来调控PPS/SBS/CF 三元复合材料的本体结构,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韧性和强度。进一步研究了SBS 含量和CF 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一种简便、快速、低成本高韧性与高硬度的聚苯硫醚材料的方法。
采用动态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机械分析法(DMA)研究了X2101 双马树脂的固化动力学和固化工艺.DSC显示X2101 树脂固化过程中存在两个反应放热峰,利用 Kissinger 方程和Crane 方程计算出低温区和高温区固化反应放热峰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58.8kJ/mol 和104.5kJ/mol,反应级数为0.87 和0.91.
二氧化硅作为一种绿色填料,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二氧化硅由于粒径较小,表面能高,分散性差,所以要对其进行改性。考虑到氨基酸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及聚氨基酸与尼龙化学结构的相似性,选用聚氨基酸来修饰纳米二氧化硅粒子。
经Pickering 乳液聚合法合成了粒径在400 nm 左右的pH 响应性P(MMA-MAA)/SiO2 复合微球.对P(MMA-MAA)/SiO2 进行表面丙烯酰氧基功能化修饰,得到GMA-P(MMA-MAA)/SiO2 复合微球.GMA-P(MMA-MAA)/SiO2 与少量侧基含有GMA 的阳离子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co-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GMA-P(HEMA-
本文中,石墨作为无机润滑材料加入到PPSU 中,制备了一系列PPSU/石墨共混物,通过调节石墨的添加量研究了此类填料在共混物中的作用,以期获得能够满足摩擦学和机械性能的实际生产和应用需求的增强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