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T还是CRT-D

来源 :第14届中国心律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g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是常见的内科慢性疾病,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5年死亡率超过50%,约一半的患者死于心脏性猝死(SCD)。近10多年来大量循证医学研究结果大大提升了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地位。CRT改善心功能Ⅲ-Ⅳ级、有QRS波增宽和左室收缩功能下降心衰患者的心室重构,减轻心衰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全因死亡率,并可减少室性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但是心脏再同步治疗后仍有7.8%的患者死于SCD。因此联合CRT和置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即CRT-D治疗成为心衰治疗方面的热门话题。本文简述了心衰的心脏性猝死危险,介绍了心衰的CRT及ICD治疗,并就其最佳治疗策略是CRT还是CRT-D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其他文献
<正>~~
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AFL)简称房扑,是相对常见的一种快速心律失常,多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及部分无心脏病患者。不典型房扑为非峡部依赖型房扑,虽然低位折返、双波折返和峡
与不应期的概念相同,折返是临床心电图学,临床心脏电生理学的最基本概念,绝大多数的心电学法则都与折返相关,几乎所有种类的心律失常都存在折返机制。本文介绍了折返的研究简
日本自20世纪90年代经济泡沫破裂以来,经济持续低迷,增长缓慢。由于金融市场开放、实体经济对外依存度高,日本是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最深的国家之一。其主要表现为:
目前,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已成为伴有QRS波增宽的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CRT通过恢复心室收缩同步性,不仅可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症状,逆转心室重构,还能有效降低
希氏束-浦肯野纤维系统(简称HPS)与室性心律失常关系的研究,对明确室性心律失常的组织学起源、深入理解其机制和提高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其解剖与生理学基础进行
美国是引领1986年以来世界性减税改革的先驱,也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策源地、重灾区。随着“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危害程度不断加深,美国多次出台应对金融危机的各
奥巴马执政不久就履行选前的承诺??提高税制的公正性,堵塞漏洞,缩小纳税缺口.①他把目光瞄准了国际税制.在以提出过“阻止避税地法案”的国会议员卡尔?列文为代表的某些政治
对于肺静脉电隔离为基本策略的消融术来说,肺静脉电位作为消融的靶点指向,消融成功与终点标志,与复发和预后相关指标,因此肺静脉电位的标测、识别至关重要。本文简述了肺静脉
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可显著降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死亡率和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使CRT成为抗击CHF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然而,高达30%的术后患者对CRT无应答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