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腔光力学的微腔非互易性

来源 :第六届全国原子分子光物理青年科学家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q1981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光子入射在镜片上会引起辐射光压,从而腔镜产生微小位移并形成极其微小的机械振动。当腔场光子寿命远大于机械振动周期时,机械振动也会对光场产生一个反作用,机械振动与腔摸相互耦合。
其他文献
不同激光-等离子体条件下的THz辐射产生机制是等离子体波模式转换和超热电子相干渡越辐射。实验验证:皮秒激光与大尺度等离子体作用。
集成化的全光纤单光子源:建立一套微透镜的磁光阱系统,获得高的单光子收集效率;芯片级的单光子源:建立微米的铯原子蒸汽室,基于里德堡态原子的偶极阻挡效应实现热原子气室的触发式
本文对原子干涉重力差分测量进行了研究,指出抑制共模噪声和减小系统偏差。最后提出进一步提高等效原理检验精度,利用原子干涉重力梯度仪测量G,研制可移动原子干涉重力仪。
本文分析了正电子-原子碰撞,指出正负电子偶素形成,提出连续畸变波方法,并应用于H原子,H-like离子,He原子及更复杂原子/离子。指出He原子的双电子原子共振态,以及两类理论方法和复
个人简历学习简历:1997-2007 吉林大学本科,硕士,博士工作简历:2007-迄今吉林大学 讲师,副教授国外经历:2007-2008 韩国仁和大学博士后2012-2013 波兰科学院助理教授主持项目
会议
本文首先介绍了飞秒激光微加工透明材料的特点,指出了飞秒激光诱导功能性晶体和颗粒,时空整形飞秒脉冲直写三维纳米光栅。提出了一个模型,基于空间啁啾引起的PFT导致入射电场分
科研经历2006年9月-2010年7月: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2010年9月-2016年7月: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博士研究生2016年7月-至今: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讲师研究方向:超冷玻色费
会议
本文围绕全光量子信息网络的关键科学技术开展,科学问题:节点间的信息交流、纠缠共享;网络中信息处理平台。研究目标:提供适用于量子信息网络的纠缠光源;提供普适的网络量子信息处
围绕金刚石NV center、超导量子电路及纳米机械振子等固态量子系统开展理论研究工作,集中研究构建混合量子体系的新机制及基于此体系的量子态操控。未来量子器件是混合型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