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和机械驱动可升降板材运输装置数控系统

来源 :2008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甘肃省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mel16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结合板材运输装置液压传动和机械传动的特点,设计、制造的一种用于船体板材成型行业可升降和传送的数控系统.该系统可以快速准确地定位、又可无级调速,节省了人力资源,提高了生产效率,维护成本低,经久耐用。
其他文献
采用辉光无氢渗碳技术对钛齿轮实施表面耐磨处理,分析渗碳层的性能表明:渗碳层由表层的TiC层和渗碳层构成,渗碳层深度超过260μm,表面显微硬度大于850HV,渗碳试样与刚玉组成的摩擦副最小摩擦力矩为0.108Nm,稳定状态下的滑动摩擦系数为0.10~0.11.TC4钛合金经过无氢渗碳使粘着磨损转变为硬质摩擦,划痕表面光滑,显著提高了钛合金耐磨性能.经过无氢渗碳处理的钛齿轮在某工程上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采用等离子浸没离子注入和沉积(PⅢ-D)的方法在室温下合成了氮掺杂碳基薄膜.薄膜的厚度大约200 nm.采用路易斯酸碱对的方法深入研究了薄膜的表面能,拉曼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了薄膜的成分和结构,结果表明溥膜内N的掺杂含量和sp2簇并不是随N流量增加而持续一直增加.紫外分光光度计的研究结果表明带隙宽度与薄膜表面能中的酸碱分量比有较好的相关性。
利用电火花沉积技术在H13钢表面制备Mo改性层,借助图像分析仪、X射线衍射、辉光放电光谱分析仪和显微硬度计,观察测试表面改性层的金相组织、相结构、成分分布及对应表面硬度.结果表明,Mo改性层由白亮层、扩散层、热影响区组成,界面处改性层与基体元素相互扩散,呈现良好的冶金结合;Mo改性层的显微硬度HK0.025=1482较基材H13钢HK0.025=280提高了5倍左右,有利于抗磨损性能的改善.
在液压伺服摩擦磨损试验机上,以1Cr18Ni9钢表面经氧炔火焰喷涂碳化钨(WC)和盐浴渗氮与氧化复合处理(QPQ盐浴复合处理)后形成的两种涂层为研究对象,采用往复滑动方式,考察了两种涂层在不同载荷和位移幅值下的摩擦磨损行为.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磨痕微观形貌,分析了涂层的磨损机制.结果表明,热喷涂碳化钨涂层和QPQ盐浴复合处理层的摩擦系数均随载荷的增加而减小;QPQ盐浴复合处理层的磨损机制以磨粒磨
应用多弧离子镀技术在AZ91D镁合金表面制备氮化铬镀层.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辉光放电光谱(GDOES)分析镀层的成分和微观组织结构,采用球盘磨损试验测试摩擦系数,并计算出比磨损率。结果表明,与镁合金基体相比摩擦系数降低1倍以上,比磨损率降低40多倍,抗磨性能大幅度提高.
在温度为300℃、-450℃、应变速率为0.01 s-1-50 s-1变形条件下研究了AZ80镁合金的压缩流变特性,并观察了合金热变形过程中显微组织的演变,讨论了变形温度及应变速率对该合金热变形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AZ80镁合金流变应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升高;在中等温度下,变形以孪生为主,伴随有动态回复,孪晶交错使初始晶粒肢解,从而使晶粒得到细化,此时晶界相对平直,晶粒度的分
采用近液相线半连续铸造技术制备的AlSi7MgBe合金坯料进行半固态挤压成形,通过组织与性能分析,对AlSi7MgBe合金的半固态挤压成形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液相线半连续铸造技术制备的具有均匀、细小蔷薇状组织的AlSi7MgBe合金坯料,二次加热温度为575℃时,可获得稳定的、适合于半固态触变成形的球化组织,进行半固态挤压成形,获得表面光洁,组织细小、分布均匀的成形件,经540℃固溶5h,1
用多尺度模拟方法研究了半连续铸造过程中微观组织的演变,提出了基于微观组织演变模拟的半固态合金设计方法。针对连续铸造过程建立了温度场及相变模型,通过同相率变化将宏观和介观尺度的计算联系起来:用外推法建立的连续铸造出口处的非物理边界条件对稳态温度场的计算精确高效;通过多尺度模拟研究了合金成分、浇注温度和浇注速度对Al-Cu合金凝固组织及成分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晶粒以枝晶方式生长,不同取向的相邻晶粒相
高强度TRIP钢作为一种新型多相(-CP)钢,其组织主要为铁素体、贝氏体和残余奥氏体。本文主要通过试验获得高强度低硅TRIP,钢基本力学性能、成形极限图(FLD)、疲劳性能等数据,利用计算机辅助分析(CAE)研究其成形过程中的回弹现象并进行工艺优化,通过对实际零件进行冲压试制.结果显示试验用TRIP钢具有良好强塑性、疲劳性能,经CAE工艺优化后的冲压零件满足装配要求.
卡压式薄壁管接头连接时,其结构参数不同往往导致其安装连接的可靠性和密封效果不一样.为了得到管子连接处合理的结构形状以保证在管件连接时装配方便、卡压密封可靠,以连接处密封可靠为目标,借助于CAE分析软件对管件连接处几何结构参数的成形性能和卡压连接后的密封性能等进行了模拟分析,找到了连接处前后端的长度、密封圈容纳部分的结构尺寸等参数的合理配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