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晕电流资料在雷电预警中的应用探讨

来源 :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yc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气电场一直是用来衡量雷暴强弱的重要参量,近些年来大气电场资料被广泛应用于雷电的临近预警、预报技术.根据实际观测和研究发现电晕电流数据和环境电场数据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并得到电晕电流和环境电场的关系公式,即:负环境电场与负电晕电流的关系式为I = ?0.00585E(E + 4) ;正环境电场与正电晕电流关系式为I = 0.009E(E ? 3.5).通过对2009 年发生在广东省从化市三次雷暴过程中采集的电晕电流和电场数据的研究,发现利用电晕电流数据拟合得到的电场数据和实测电场数据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拟合电场数据可以比较准确的反映环境电场的变化.所以,拟合电场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实测电场数据应用于雷电临近预警、预报.并且对于电场资料的载体-大气电场仪来说,电晕电流测量仪具有结构简单、功耗低、价格低廉、维护方便等优点,不仅在单点观测用于局部雷电预警方面能够替代大气电场仪,在组网观测方面也具有更加实用的推广价值,更易于实现预警区域的高密度覆盖,实现对雷暴过程的组网监测.
其他文献
Based on monthly ECMWF re-analysis-Interim (ERA-Interim) reanalysis data and monthly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data,a Dynamic Plateau Monsoon Index (DPMI) was defined; it is a revision of the Trad
利用1998 年地面观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NCEP/NCAR 再分析逐日资料以及OLR 等逐日资料,分析了该年夏季青藏高原东南部降水的低频特征,并初步讨论了与长江中下游降水的低频振荡的联系.结果表明,1998 年夏季高原东南部降水低频振荡存在10~20d、20~30d 及30~60d 的振荡周期,其中高原东南部几次明显的降水过程均主要出现在30~60d 低频振荡的正位相期间.在该低频振荡的正位相期
为研究我国中东部地区(30‐40°N,110‐125°E)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及随时间变化特点,本文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OF)、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和功率谱分析法,对研究区域的455 个观测站的夏季降水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二种EOF 模态的空间型特别显著,与其他学着分析的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类型比较吻合,其中第一模态没有显著的振荡周期,而第二模态有2‐3 年的震荡周期。根据REOF
近年来我国地质气象灾害呈多发趋势。本文通过分析地质气象灾害的特点和成因,指出了地质气象灾害的危害,从严密排查灾害隐患点,加强气象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建设,做好群防群测作为专业监测的补充,做好雨情现报服务筑牢地质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最后一道防线,建立运转良好的部门合作机制,加强科普宣传增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等方面给出了加强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的对策建议。
从杭州气象直播平台总体设计思路入手,详细介绍了直播平台中摄像系统、数字视频切换系统、数字视频矩阵系统、字幕系统、监测系统和录制系统等的建设,并分析了系统应用效果以及直播平台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大量现场调查和观测发现,阿尔泰山区泥石流主要发生在6-8月夏季的强雷雨时段。高空环流上,北方冷空气南下与南支较强的暖湿气流对峙,形成较稳定的阿勒泰高空低涡,并持续影响,以及中亚低槽东移控制,低槽系统中分裂中小尺度强雷雨云团,形成致洪强降水。阿勒泰市区的泥石流灾害,集中分布在4条自然沟,即将军山沟、园艺场沟、东后街沟、骆驼峰沟。本文简要讨论了泥石流的启动机制,主要对强降雨冲击过程的基于极限平衡理
地形对区域降水总量及区域内降水的空间分布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如何量化地形影响是制约降水气候场及降水时序列定量精度的重要瓶颈之一,也是最近二十年来各国气象和水文学家努力攻克的技术难题之一.本研究引进了全球最先进的美国俄勒冈大学的PRISM 专家系统,以考虑了地形影响的PRISM 月气候降水分析场和DEM 数字高程模式为基础,首先对省内68 个国家气象站逐站逐月计算了1981-2010 及1961-1
当被评估场所采取雷电监测预警措施,预警到闪电来临时,及时采取相关措施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会减少雷击风险损失。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主要分析了采取监测预警措施后对雷击风险评估中参数LX 取值以及风险计算公式的影响。首先研究了采取监测预警措施后雷击风险参数值确定方法,结合预警设备的命中率、漏报率,得到了风险评估计算公式;给出了安装预警设备后的风险评估流程图;然后讨论了重要场所安装预警设备后影响到的主
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的核心地带,其防雷安全意义重大。本文首先从北京雷暴多发以及天安门广场建筑重要性和特殊性,分析了天安门广场防雷安全的重要性;结合天安门广场特点,分析了天安门广场人身防雷安全隐患;从外部防雷检测和内部防雷检测两个方面,分析了天安门广场防雷检测;最后分析了天安门广场人身防雷安全对策,为天安门防雷安全管理提供一些指导和参考。
2006 年8 月18 日在广州野外雷电试验基地,利用成像率为5000 幅/s 的高速摄像系统记录了两次地面触发闪电过程。对这两次触发闪电中上行先导二维发展速度和先导头部亮度变化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上行先导的二维传播速度基本在105m/s 量级;在二维图像上先导通道均有明显的拐点,闪电通道有明显拐点处速度一般小于其二维平均速度;虽然先导发展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性,但先导二维速度的变化都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