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非对称压电惯性旋转驱动器

来源 :第五届全国振动利用工程学术会议暨第四次全国超声电机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d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出通过非对称的机械结构使压电双晶片在施加对称电信号激励下产生非对称运动进而形成往复不同的惯性冲击力,进而实现驱动机构定向运动.分析了非对称压电惯性旋转驱动器的运动机理,研制了非对称压电惯性旋转驱动器样机并进行了相关的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研制的旋转驱动器在激励电源电压20V、频率2Hz、夹持差5mm时,平均运动步长为20μrad;最大承载能力超过200g.研究成果为新型压电惯性驱动机构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其他文献
利用燃煤电站现有的污染控制装置实现汞的同时脱除,是目前控制烟气中汞排放的重点研究方向,最典型的是利用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同时脱汞。由于只有二价汞能溶于水被脱硫液脱除,而单质汞随烟气排放,因此如何促进烟气中单质汞的氧化以提高脱汞效率成为研究重点。并且由于二价汞在浆液中被还原成零价汞造成零价汞再析出从而降低了汞的脱除效率。本文着重论述了造成汞再析出的原因,与影响汞析出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指出了添加硫化物是
为了更准确地反映滑动电接触的热效应,采用有限差分法对接触电阻的温升作用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非理想电接触的表面温升明显高于理想接触,且温升速度随接触电阻的厚度增大而加快,由于速度趋肤效应的影响,接触电阻热的作用范围主要集中在接触面的尾部区域,计算过程中改变材料的热导率及输入电流的波形均对接触面温度峰值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为预测接触表面的材料状态,进而预测接触转捩提供了理论依据.
石油焦制浆气化是石油焦高效、清洁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其成浆稳定性差、气化活性低.城市污泥活性强,且具有独特的胶羽结构,与石油焦共成浆气化能够解决水焦浆稳定性差和气化活性低的问题.本文对污泥石油焦共成浆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对其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分析,提出了以后深处研究共成浆机理的方向.
通过对隧道环境内可利用能源进行测试研究,设计了一种适用于隧道环境的压电悬臂梁发电装置.针对地下隧道环境的振动频谱特征,选择高效高性价比的压电材料,通过有限元方法进行仿真研究,设计合适尺寸与材料的压电悬臂梁.在以上基础上,设计采集系统外围电路,实现低能耗收集利用压电装置转化得到的振动能量.
为了实现超声电机的低电压高效驱动、高温运行和微小型化,综合考虑了压电陶瓷配方及工艺、压电叠堆和超声电机三个方面,研制了V形直线超声电机.优选硬压电陶瓷配方,采用无压低温共烧工艺,研制出适合于超声电机的高性能压电叠堆.所研制压电叠堆的断面SEM形貌图表明,该压电陶瓷体系具有良好的与Ag电极多层共烧特性.电容频谱测试结果表明,每个压电叠堆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所研制的0.5%Co掺杂Pb0.98Bi0.
通过获取结构表面的正交曲率信息实现板状结构的拟合重构,对航天器关键结构形态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将板状结构表面分解为曲面片阵列,并基于二次方程建立曲面片模型;分析曲面片的边界条件,并由此建立曲面片的非线性方程组;通过逆Broyden秩1法求解非线性方程组,获得曲面片的参数,从而获得曲面片方程;通过递推的方法将曲面片进行拼接实现空间曲面的重构.基于二次方程构建样板曲面,采用数值方法获取非线性方程组的解,
面内弯曲振动模态是构造薄型超声电机的常用模态.本文就面内弯曲振动模态超声电机的定义、分类和发展进行了简单归纳和综述.特别对短筒和短管型超声电机使用的面内弯曲振动模态B02,B03用建立坐标系的方法进行了初步定义;结合“螺纹驱动多面体超声电机”已经赢取到美日韩加欧盟的发明专利,说明多国专利审查机构认可了短筒和短管型面内弯曲振动模态的学术用语,并接受了“螺纹驱动多面体超声电机”的创新发明.确认短筒和短
为了分析某型运输机机身尾段增稳结构根部频繁出现裂纹的原因,基于有限元模态分析理论的随机振动响应计算方法,通过逆向工程,提出了利用飞行实测振动谱对所研究的增稳结构进行虚拟激励方法,得到结构理论计算的随机振动响应值.根据实测振动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分析发现该型飞机增稳结构根部结构裂纹形成的原因,通过分析计算数据与实测数据,可以确定为飞行中部分时段增稳结构已经出现共振或接近共振状态,在共振放大作用下,增
同传统的电磁驱动器比,压电驱动器具有结构小、低速大转矩、安装便利、无电磁干扰等特点.文中提出了一款新型叠层压电陶瓷驱动器,可以基于行波和驻波两种不同的振动模式,采用独特的三齿或六齿定子和圆锥面转子结构,利用定子与转子之间的“粘滑作用”,驱动主轴作旋转运动.采用银-钯内电极与多元系硬性压电介质材料低温共烧获得的多层压电陶瓷,外径12.7mm,内径6mm,总厚度为2mm,含5~7层压电介质层,采用多分
针对智能高速机床对高频响微振动检测的需要,提出并研制了一种基于双桥梁结构的高频响微加速度传感器.利用ANSYS静态与模态仿真,分析了双桥梁结构的应力状态和固有频率,一阶固有频率为11.8kHz,达到了预定的设计要求.结合MEMS湿法刻蚀工艺和硅玻璃键和技术得到传感器样品.静态实验结果表明,双桥梁结构加速度传感器在3V的稳压电源下主轴灵敏度达到了0.264mV/g,非线性度为0.67%,迟滞为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