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佛区域大气细粒子及化学组分污染特征

来源 :第十七届中国大气环境科学与技术大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气环境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heng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M2.5是由来自于多种污染源的大量成分复杂的物质所构成的,既包含一次颗粒物也包含二次颗粒物。这些物质在环境空气中的质量浓度除了受源排放的影响之外,还取决于气象条件(如风速、风向、大气稳定度以及降水等)。对城市区域PM2.5质量浓度的时空分布进行研究可以掌握其污染水平及其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的特征,结合主要化学组分和气象条件的变化可对影响PM2.5质量浓度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为制定相关的标准和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美国EPA标准规定吸程泵不能用于挥发性有机物采样,因为提水过程中在泵的进水管内形成的负压可致挥发性组分脱出而易于逸失。但在我国中东部不少地区,小口径吸程泵(包括手压泵)常是提取潜水的主要设备,解决利用吸程泵采集潜水挥发性有机物样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如可为区域地下水污染调查提供技术支撑。实验研究表明,通过延伸吸程泵排水管长度和增加排水阀背压可使进水管内脱出的挥发性有机物在排水管内获得完全回溶,据此研
本文在广东东莞地区采集了59组地下水样和9组地表水样,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地下水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检出率为39%,6种PAEs的总量浓度在未检出~6.7μg/L之间。其中,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己基)酯(DEHP)检出频率最高,为22%,最大浓度为6.2μg/L;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nBP)次之,检出率为20.3%,最大浓度为4.7μg/L;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
本文通过在丫吉试验场修建坡面流拦水坝来研究岩溶区的坡面流,该拦水坝共分为3个出口,流域面积为0.14km2。通过2010年5月-6月期间三场降雨的观测发现坡面流径流曲线剧烈变化,持续时间短,流量主要受降雨强度等特点,累计降雨量达到11.6-15.8mm才可能产生坡面流,而当降雨强度低于一定值时,坡面流迅速消失,其径流系数变动范围为0.48%-0.71%,与国内外某些坡面流研究结果一致。
本文针对环渤海低平原土壤盐化特征,通过选取0-20cm深度内的127个代表性土样进行土壤全盐量测定,结合DEM,综合运用传统统计和地质统计学方法与GIS技术研究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土壤盐分空间变异强度属于中等(CV=0.91),其半方差和交互半方差函数可分别应用球状模型和高斯模型进行拟合。土壤盐分单变量和交互变量的空间相关程度均属于中等,块金值与基台值比值分别为41.78%和27.9
济南地区水资源的基本特征为:补给量变化大,资源量地域分布不均匀,自然降水相对较多,优质饮用水以地下水为主。综合分析济南的气候、自然、地理,尤其是水文地质条件,结合济南水资源基本特征与资源量认为,济南市水资源总量相对充足,但由于水资源的年内及地域分布不均匀,使得水资源供求矛盾较为突出,这集中体现为目前的供水结构不合理、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方法不合理。本文从水资源优化配置着手,充分考虑产业结构特点与区域
本文对印江县夏旱进行了时空分析和特征分析,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剖析,提出应加强地表水、尤其是地下水开发力度、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和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农业种植结构、农业产业结构的防治对策,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文分析了制约影响华北平原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问题,包括咸水微咸水大量分布、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地面沉降地裂缝、极端干旱气候和地下水污染,提出了促进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威海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但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垃圾填埋场选址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威海市环翠区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土地利用规划、交通、水利规划、气象、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多方面因素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从地质环境角度出发,选取5个层次共15个评价因子,采用层次-网格法进行了垃圾填埋场选址区划分析研究,划分出垃圾可填埋区、限制填埋区、禁止填
湛江冯村生活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污染研究项目是广东省地质勘查局(现改为广东省地质局)2007年度科研基金项目。其调查评价工作采用了地面调查、水文地质钻探与抽水试验、渗水试验、取样测试、动态监测及综合研究等多种手段,基本查明垃圾填埋场附近的地下水水质及污染现状;通过地下水质量评价及污染评价等多种方法,评价出冯村生活垃圾填埋场已对周边地下水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建议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迅猛,机动车急剧增加,造成灰霾天气频繁发生。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沿海三大经济圈中最具有强劲发展势头的地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能源消耗总量的快速增长,使得其与黄、淮、海地区、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一起成为中国最严重的4大灰霾污染区域.灰霾对上海超大城市的空气质量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给城市环境、交通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