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滴灌系统施用甘蔗增糖增产剂研究

来源 :2007年全国植物生长物质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35306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蔗是一种高光效的C4植物,生物产量高,是蔗糖生产的原料,而且还是轻工、化工和能源的重要原料。因而,发展甘蔗生产,对提高人民的生活、促进农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乃至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们通过化学调控增加甘蔗蔗糖分和甘蔗产量,先后研制出不同类型的甘蔗增糖增产剂,于砍收前4至10周叶面喷施,可使甘蔗蔗糖份提高1.3-2.0%(绝对值)以上,并有一定增产作用。但因为在甘蔗生长后期施用,给喷施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通过根际滴灌施用甘蔗增糖增产剂具有提高甘蔗产量和品质、节省水、肥、农药、延长宿根年限、减少农药化学污染和水土流失等优点,是未来我国高效节本节水农业必经之路。
其他文献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PGIP)是一种能特异性结合和抑制真菌内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endo-PG)活性的细胞壁结合蛋白,国内外已在多种单双子叶植物中发现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
弧菌科细菌是一类兼性厌氧、化能异养,是近海河口环境中的微生物区系常见细菌,也是海洋生物的消化道中和原生动物、鱼类等海洋生物体表正常优势菌群。据报道,鳗弧菌(Vibrio angu
近年来,在菲律宾蛤仔生物学和生态学方面有大量的研究。对不同壳色的菲律宾蛤仔生长发育比较的研究有菲律宾蛤仔莆田群体两个壳色品系生长发育的比较,此项实验,旨在为菲律宾蛤仔
大黄鱼是我国最大宗海水养殖鱼种,由于连续多代未加以选育的全人工繁殖,使养殖大黄鱼种质发生明显退化,严重影响到养殖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因此,从2000年起,在福建省发改委、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在分类上属蝶形目、鲆科、牙鲆属。牙鲆为冷温性底栖鱼类,具有潜沙习性,幼鱼多生活在水深10m以上,有机物少,易形成涡流的河口地带。牙鲆仔鱼培育的
近些年来,中国对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的科技发展进行了投资。这些技术有助于实现中国政府制定的关于农村能源发展的若干目标,最重要的是:能源供应安全、改善(当地和全球)环境
为了调查农村地区的室内空气质量现状,研究可再生能源利用对改善农户室内空气质量的贡献,初步探讨影响农村室内空气质量的因素,在四川、湖北和湖南省的部分农村地区,采用二阶
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是一种高产优质、耐酸、瘦瘠、耐旱热带豆科牧草,又是良好的水土保持植物,但柱花草不耐寒。近年来本实验室对柱花草抗冷性及ABA的调控进行了
在旱坡地甘蔗生长后期叶面喷施乙烯利复配剂具有显著的抗旱增糖增产效果,而在土壤水分较高的蔗田应用,有利于增产,前期甘蔗蔗糖分比较低。
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夏季频繁出现极端高温和持续高温,水稻发生热害的频率正在加大。抽穗开花期是水稻受高温影响的最敏感时期,也是高温危害的最严重时期,此时遭遇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