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食管超声下经胸小切口室间隔缺损封堵术32例手术配合体会

来源 :中华护理学会第20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概述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所有先天性心脏病中,目前该疾病的发病率约为23%,不但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同时也给其生活质量带来了相当程度的影响.常见的治疗方法有: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心脏介入室间隔缺损伞堵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新技术新业务的发展,近年来国内学者采用封堵伞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下经胸骨下段小切口非体外循环下封堵室间隔缺损,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良好.其优点有:不需在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恢复快,无需在X射线下进行以及美容效果好等优点,因此当前,临床治疗该疾病时多选择经胸小切口VSD封堵术,临床效果相对满意,不过可能因所选择的超声心动图监测方法不同,而给封堵效果带来一定影响.我院用该方法治疗VSD患者32例,ASD患者46例,PDA患者12例,经胸微创非体外循环VSD封堵术是一项新开展的微创杂交技术,这给手术护理配合提出了新的要求。手术护士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熟悉当前心脏外科手术的发展趋势,提高理论水平及业务素质,术前参加病例讨论,掌握手术步骤,备齐术中所需物品,操作要做到准确、轻柔、敏捷,力求医护配合默契,以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其他文献
重庆市于2009年正式启动"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项目",并于2009年02月实施.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分阶段培养模式,辅导其在临床护理、健康教育、护理咨询与健康促进、护理科研、协调与合作、专业领导和变革能力等方面开展工作,重点指导学员基于自身临床岗位,设计与实施临床手术室教育及管理方案,开展相应研究,使其胜任临床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岗位要求.自2009~2015年,已有超过300名护士获得手术室专
麻醉恢复室是对手术麻醉后病人进行集中严密观察和监测,继续治疗直至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场所.其主要任务是对麻醉患者术后生命体征进行连续监测,预防并早期发现和处理手术、麻醉后并发症,确保术后患者安全送回病房.为更好地提高麻醉恢复期护理质量,满足优质护理服务的实际需求,减少恢复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回到病房,我院对麻醉恢复室实施了精细化护理管理.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具有三维视野、放大的手术区域、灵巧的机械手、相对少的出血量、手震颤的过滤及减少外科医生疲劳等优点,是微创手术的又一次技术革命。但同时也改变了手术室护士传统的手术配合对象和方式,其先进性及高精度性对手术的护士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对围术期手术室人员、设备、手术配合等方面实施有效、全面的护理管理,缩短了手术时间,加快了术后病人的全面恢复,保证患者的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本次调查提示,女医护人员要为男性患者施行躯体隐秘处操作会给大多数患者带来身心的不适。另外占70.6%的患者愿意由同性医务人员为自己做躯体隐秘处操作,同时也有文献表明对于异性患者隐私处操作,11.1%护士非常不愿意执行,39.4%认为男护士做更妥,看到患者出现性反应,仍有13.3%护士认为是对人的侮辱,因此建议增加手术男护士,可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消除护患之间相互由于性别差异造成的紧张与不适,为临
No incision, en bloc resection是手术医生在肿瘤手术操作中切除肿瘤瘤体须遵守的原则,no-touch isolation technique是手术医生和手术室护士在肿瘤手术操作全程中须共同遵守的原则。肿瘤手术操作的目的是切除病灶、减少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从而显著改善病人预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手术医生和手术室护士在肿瘤外科手术中如何操作才能防止癌细胞的种植转移,是广
手术室内镜仪器设备的标识管理得到了统一规范,通过检查,内镜标识正确匹配率由33.6%提高到了91.3%,从而规范了护士正确放置位置的行为。护士熟知内镜设备使用的管理要求,术前做到用物准备充分,护理人员内镜知识培训知晓率由62.8%提高到了81.4%,促进了医护间的手术配合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医生的满意度。通过我们的圈员以及科室质控小组的督查认为我们的改善效果非常明显,促进了标准化的管理,我们进行
手术室物体表面清洁消毒至关重要,特别是那些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常接触”表面。剖宫产术后应对器械台、手术床及周边至少1.5m范围内的易被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有机物污染的物体表面及地面采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手术床1.5m以外没有明显污染的物体表面可以不擦拭或采用清水擦拭即可,但手术间当日最后一台手术结束应对手术间全面清洁、消毒;每周应对手术间墙面、地面及各种物体表面、消毒机过滤网等彻底清洁消毒,从各
医院环境表面清洁、消毒与医院感染控制密不可分.有效的物体表面清洁消毒能降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手术室在医院环境分区中属于D区,即为极高度危险区域.因此,如何监控与管理手术室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质量,使其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是手术室管理者关注的重点.2014年10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手术室应用荧光标记法监测和干预术后手术间的清洁消毒质量,效果满意.手术室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综合管理措施,能
手术衣及手术铺单作为手术过程中必要的防护服装,用于降低医务人员接触病原微生物的风险,同时也能降低病原微生物在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相互传播的风险,是手术操作中无菌区域的安全屏障.国外研究充分论证了手术过程中存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等血源性传播疾病病原体的感染风险,以上病毒均可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传播.在欧美国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几十年
在清除布氏杆菌病灶时,接触过病灶的器械不能再接触其他无菌的手术区域,以免造成感染种植。脊柱外科治疗腰椎布氏杆菌常规手术有椎弓根钉植入,椎板减压,植骨融合等,在植骨时,接触病灶前的骨头是可以用作植骨的,病灶打开后取下的骨头都应弃去不能使用。另外术中联合用药也很重要,脊柱外科常用利福平、链霉素、异烟脱等混合药液浸湿的明胶海绵填塞病灶,也起到术中药物化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