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ayed Sowing can Maintain Grain Yield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of Winter Wheat while Raising Lo

来源 :2016年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与生理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ke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ackground and Aims] Grain yield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NUE) of winter wheat could be synchronously improved by managing the seeding rate.However, an increased seeding rate makes wheat plant more susceptible to lodging.Maintaining or improving grain yield and NUE without a reduction in lodging resistance is a major goal of management strategy researchers.[Materials and Methods] During the 2013-2014 and 2014-2015 seasons, two winter wheat cultivars were sown on three dates (conventional sowing on 8 October, early sowing on 1 October, and delayed sowing on 15 October, with an average of 112.6 and 107.8 days ≥0℃temperature accumulation before and after conventional sowing prior to wintering, respectively)with relatively high seeding rate.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自我国农业部1996年启动了"中国超级水稻育种"计划,目前已育成118个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超级稻品种,超级杂交稻的代表品种两优培九、Y两优1号、Y两优2号、Y两优900和超优千号先后突破了百亩平均亩产700、800、900、1000和1067公斤的不断跨越。这五期的超级杂交稻实现了产量潜力的大跨越,但产量潜力是如何形成的,在超级杂交稻生长发育过程中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如何协调,同时在超高
[研究背景]新疆属典型干旱大陆性气候,光热资源丰富,绿洲灌溉农业,具有发展棉花的优势条件。至2012年,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实现了棉花产量占我国棉花总产"半壁江山"的历史性突破。品种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特别是在棉花生产发展的关键时期,品种的作用更显突出。近40年,新疆北疆棉区棉花品种就经历了5次更换。伴随品种的更替,棉花产量不断提高。在现有栽培技术条件下,探讨品种更替产量提高过程中产量
为利用花生叶片SPAD值进行实时、无损诊断花生生长过程中的氮素丰缺,指导花生合理氮肥施用,试验通过设定花生出苗后30d、45d、60d、75d和90d倒3叶的SPAD值,分别将SPAD值按各时间段在30-33、38-41、42-45、44-47和43-46每隔1个点值预设一种施氮方案,共3种方案(分别以SN-1 SN-2和SN-3表示),探究不同氮素管理方案对花生的自身固氮力、氮素利用效率和产量的
[研究背景]河西绿洲灌区光热资源丰富,适宜种植玉米,但该区水资源短缺严重,玉米节水高产技术的研发是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生产实践中地膜覆盖是该区节水和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措施,但不合理的覆盖方式不仅增大了生产投入,还会引起残膜对土壤的污染,地膜减量技术研发亟待进行。本试验在不同覆膜方式和灌溉水平下,重点研究覆膜与灌水对玉米产量的互作效应,旨在为试区玉米高产和节水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背景]人口增多、耕地面积减少和粮食消费量的增加将加剧粮食供需矛盾,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强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合理发展作物间套作种植是提高农田作物多样性与单位面积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同时禾本科与豆科间作受到广泛关注。燕麦作为世界栽培性作物,其研究主要集中在遗传育种、抗逆性等方面,有关燕麦栽培技术鲜有报道。
[研究背景]土壤有机质在影响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评价土壤质量指标之一,快速、无损、大面积获取土壤有机质状况对于田间肥料管理、作物可持续生产具有的潜在的应用价值,而土壤有机质的传统化学分析方法耗时、肥力、难以满足未来精准农业中变量施肥的需求,高光谱分析方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土壤经过筛处理后,过筛土常用于土壤理化性质的光谱研究,而非过筛土是否更有利于土壤属性的
[研究背景]玉米果穗小花自然授粉或人工同步授粉后,果穗籽粒的发育均呈现出中部发育最好,基部次之,上部发育最差的粒位效应。深入了解玉米粒位效应的机理,对促进上部籽粒发育,减少败育,提高籽粒产量与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蛋白质组学的角度研究早期发育阶段玉米上、中部籽粒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分析其功能,探明玉米粒位发育差异的分子机理;[材料与方法]在大田条件下,以粒位效应显著的玉米品种登海661 (DH6
[目的]为了综合评价中国南方双季稻地区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粒重与结实率的影响,本研究从长期定位试验稻田内采样,分析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对稻穗不同部位粒重与结实率所起的影响效应。[方法]从江西连续30年的田间定位试验稻田内采样,比较施用化肥(NPK)、等养分条件下70%化肥配施30%有机肥(70F+30M)、50%化肥配施50%有机肥(50F+50M)、30%化肥配施70%有机肥(30F+70M)的稻
[研究背景]随着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棉纤维内在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棉花纤维品质的形成除受品种遗传因素制约外,温度作为限制棉花高产优质的首要生态因子备受关注。新疆属典型大陆性干旱气候,光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7月初开花的棉铃处于高昼温、适宜夜温的环境下,8月初开花的棉铃处于适宜昼温、低夜温环境下,夜温过低则成为棉铃发育的限制因子。温度首先影响了可溶性糖的转化,进而影响纤维素的
[研究背景]水稻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约为30亿人口提供了饮食热量。水、肥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两个因子。随着灌溉用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和不合理施肥造成面源污染范围的扩大,以减少水稻灌溉用水、高效利用肥料来实现水稻稳产高产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受到广泛重视。为此,本试验通过控制土壤落干程度,观察灌溉方式与氮肥的相互作用对水稻产量、生长发育及其水分、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旨在为在节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