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沿海渔汛期风力趋势预报服务决策系统

来源 :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love5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目前南通市沿海的生产现状和海洋渔业用户对春夏渔汛期风力趋势预报服务的需求,结合南通本地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南通市沿海春夏渔汛期风力趋势预报决策系统的研究。
其他文献
以岩石结构分析为基础,微量元素Sr和Sr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为重点,对川东北普光气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白云岩储层成因进行研究,表明飞仙关组优质储层为成岩期埋藏交代白云化作用的产物,来自岩石结构、微量元素和Sr同位素证据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与准同生白云岩比较,埋藏白云岩的岩石结构、微量元素和Sr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有显著差别;②飞仙关组各类碳酸盐岩的87Sr/86Sr比值变化范围覆盖了全球早三叠世海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侏罗系地层以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为主,研究区范围内主要发育主河道和部分分流河道砂体。研究区构造平缓,主要为单斜地层、在东南部存在大型鼻状构造。通过对主要储层段(长6、8油层组)砂体分布及与构造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分析了砂体走向与构造线方向的关系,认为在构造单斜地区,当两者相交时(交角β≠O)是形成圈闭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大型鼻状构造地区因构造线的弯曲与河道砂体组合可以形成圈闭。根据
蒸汽驱是稠油油藏经过蒸汽吞吐开采后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主要热采阶段。转驱时机决定了蒸汽驱的开发效果。本文以河南油田三区楼资27井区Ⅲ6层为研究对象,结合储层建模、动态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结果,分析得到了剩余油分布潜力区。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浅薄层蒸汽吞吐转驱时机及注采参数研究(井底干度、注汽速度、采注比、转驱周期等),并制定了LZ27井区吞吐转驱的开发方案,为下一步开发提供了依据。
中国川东北硫化氢气田群(包括罗家寨、渡口河、铁山坡、普光等区块)埋藏深、酸性组份含量高,部分气藏中的二氧化碳、硫化氢已处于超临界态。超临界态流体是指处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的流体。二氧化碳的临晃温度为31.05℃,临界压力为7.38MPa。硫化氢的临界温度为100.45℃,临界压力为9.00MPa。超临界态具有特殊的相态特征,具有粘度小、扩散系数大、密度大、流动性好、良好的溶解度和传质特性,并且
不同含水条件下的油气水三相渗流的油井产能研究采用Petrobras提出的综合IPR方法,将纯油与纯水IPR曲线加权平均得到综合IPR曲线,将油井的产能研究扩展到了油气水三相。但是由于注水开发油藏类型和油品性质不同,随含水率的上升,其产能的变化也表现出不同的规律。本文以相渗曲线为基础分析得到不同类型油藏无因次采液指数随含水的变化规律,进而根据Petrobras综合IPR方法确定不同含水条件下油井的I
利用艾比湖流域径流形成区的博尔塔拉河和精河流域的14个采点的宽度年表和灰度年表,分析了艾比湖流域与温泉、精河气候要素的相关关系,利用树木年轮气候学方法重建了温泉461a年的7—8月平均温度、精河534a的5-8月平均温度、温泉105a的1-5月降水量的长序列,揭示了过去500年来艾比湖地区的冷暖阶段、干湿阶段、突变和周期等气候变化特征。利用艾比湖流域5个基本气象站点1961-2005年资料,对气温
概述了对沙尘样品物理性质确定所进行的粒度分析实验过程对沙尘样品物理性质确定所进行的粒度分析实验过程,对MalvernMs2000型激光粒度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和计算原理进行描述,并详细阐述了实验前样品的处理,实验中对仪器的操作和实验后实验结果的数据分析过程。列举了实验结果分析中普遍采用的参数计算方法和分级标准。应用英国出产的Malvern MS2000型激光粒度分析仪中的湿法对沙尘样品进行测量,洋细记
秦皇岛的昌黎县位于天津东北方向大约140公里处,2006年6月26日18:45-18:47,昌黎县出现冰雹,冰雹最大直径6.7毫米,同时伴有少量降水。通过分析2006年6月26日在昌黎县出现的冰雹过程的uv分量及湿位涡垂直分布特征。并运用天津塘沽区的CINRAD-SA雷达产品,分析冰雹过程的回波演变特征,为今后利用多普勒雷达识别冰雹提供参考依据。
2005年6月18~25日,广东省大部分地区出现暴雨至大暴雨,局部出现400年一遇强降雨,持续暴雨致使西江流域出现自1998年以来最大洪水流量。本文利用非静力平衡模式WRFV2.2对6月21日~22日广东强暴雨期间云系演变对降水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Thompson微物理方案可以较好地模拟出此次强降水过程的云系演变,考虑冰相物理过程的冷云过程比不考虑冰相的暖云过程能更好地反映出此次降
用风云2号红外云图和红外黑体温度(TBB)、地面加密自动站雨量和风的观测、NECP10×10再分析资料,对造成河北中部区域性暴雨的一次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MCC的云图特征、天气尺度环境场以及等压湿位涡,我们发现,构成MCC的α中尺度对流云团,在其成熟时期,在均匀的α中尺度状系统中.仍有2-3个β中尺度的对流活动。MCC成熟时期,在对流层低层(750hPa以下)和近地面层为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