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大咯血一例诊治体会

来源 :2016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暨第十七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2009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大咯血的临床特征及诊断,以提高对咯血原因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致大咯血的诊治经过,总结诊疗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结果 患者女性,30岁,咳嗽、间断咯血1周,咯血量约100ml/日,稍气促,伴汗多、乏力,无发热、咯血、胸痛。体检: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闻及少量湿性啰音。胸部CT:双肺上叶及右肺中叶大片磨玻璃密度影;双肺下叶实变;胸部CTA未见明显异常。经抗感染、止血等治疗,咯血反复。予诊断性抗痨治疗后咯血很快停止,但复查胸部CT见双肺大片状密度增高影较前加重,考虑患者症状好转与胸部CT表现不一致,行支气管动脉造影检查明确为右下肺支气管动脉-右肺动脉瘘。结论 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是体循环与肺循环之间的血管吻合,血液自支气管动脉流向肺动脉,导致肺血管床压力增高,最终可导致破裂出血,易发生大咯血。该患者无肺部基础病变,考虑是先天性因素引起。外科手术治疗是唯一的根治方法。对于原因不明的大咯血患者,经常规治疗无效的,要考虑少见疾病如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的可能,支气管动脉造影可明确诊断并同时行介入治疗紧急止血。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肺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38例肺癌及38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对象进行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检测并进行对比.结果 肺癌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与肺部良性病变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EA诊断NSCLC的AUC分别为0.619;C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血脂及肿瘤标记物的临床意义及之间相关性.方法 选择 肺癌组94例.门诊体检者80例.研究对象均收集空腹静脉血测TG、TC、HDL、LDL、CEA、NSE、CYFRA21-1.结果 肺癌患者TC、HDL、LDL、CEA、NSE、CYFRA21-1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值<0.05.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TG、TC、HDL、LDL、Lp(a)、CYFRA21-1含量的P值均>0.05.不
目的 探讨肺磨玻璃影(GGO)在早期肺癌的临床特点,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以指导临床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8月间我院影像学表现为磨玻璃影的42例的肺癌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影像学与病理的关系、及经治疗后的预后及随诊。结果 GGO肺癌好发于女性,不吸烟者多见,病灶好发于右肺,无明显临床症状。经HRCT检查的GGO肺癌在影像学中表现有分叶、毛刺、胸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型铜转运ATP酶(ATP7B)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4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ATP7B的表达情况,分析ATP7B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ATP7B的免疫阳性反应主要定位于非小细胞肺癌的细胞质,ATP7B的阳性表达率为27.8%(15/54);ATP7B表达与含顺铂方案的组织分化分级呈正相关(P=0.04
目的 探讨Askin瘤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病理学特点、诊断及治疗、预后状况.方法 结合我院收治的1例误诊为肺结核的Askin瘤患者,并通过检索、阅读国内外相关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Askin瘤是发生于胸肺部的小圆细胞肿瘤,与原始外胚叶神经肿瘤、尤文肉瘤有着相同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同属于周围原始外胚叶神经肿瘤,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临床表现不典型,特征的病理学形态为排列成巢样、条索样或成簇的低分化小圆细胞
会议
目的 观察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 总结2010年-2013年我科收治的ANCA相关血管炎患者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激素冲击治疗症状改善。结论 诊断困难,易误诊。
目的 为提高肺动脉栓塞早期预测诊断能力,探讨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 分析比较Wells 评分和改良 Geneva 评分、D-二聚体对肺栓塞的预测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 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住海南省人民医院可疑肺栓塞 123 例,其中确诊肺栓塞65例,记录、归纳整理、统计分析,应用 ROC 曲线比较 Wells 评分、改良Geneva 和D-二聚体对肺栓塞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沙利度胺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住院患者5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EP方案化疗,观察组在EP方案化疗基础上联合沙利度胺口服.2个周期后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VEGF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VEGF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有效率为76.0%,对照组有效率为72.0
目的 探讨OSA患者肺血栓栓塞(PTE)的临床特征及OSA对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起病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集伴有或不伴有OSA的PTE入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吸烟史及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检测动脉血气分析、血常规、凝血常规,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以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
目的 通过观察肺栓塞大鼠用药后P-选择素及组织因子的变化,研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低分子肝素及两者联合应用对肺栓塞大鼠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80只,分为7小时组及一周组,每大组分为:对照组、栓塞组、参芎组、肝素组、联合用药组,每小组8只大鼠。分离大鼠右侧颈静脉,对照组注生理盐水,其余组注入自制栓子,制备肺栓塞模型。分别行相应治疗及处理,于7小时及一周时经腹主动脉采血,同时取出肺组织观察;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