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搅拌桩与钻孔灌注桩组合支护结构在潮汕地区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2014年年会暨第二十三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hongtao34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泥搅拌桩与钻孔灌注桩组合式支护结构,在潮汕地区的多个基坑工程进行了成功应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满足了软土地区二层地下室大面积深基坑设计的经济性,合理性和安全性的要求。水泥搅拌桩与双排钻孔灌注桩组合式支护结构关键参数分析表明,最优的钻孔灌注桩桩桩距及排距为3.0左右,水泥搅拌桩最优宽度为3.6-4.5米左右。通过数值分析与实测对比,说明该组合式支护结构设计和施工能达到基坑安全开挖的目的,与常规的双排钻孔灌注桩支护结构相比,按沿基坑周长计算每米节约400-500元,且止水效果更好,在今后的类似工程中可以推广使用。
其他文献
广州白云机场二号航站楼屋盖属于大跨空间结构,且体型复杂,风荷载对其影响比较大,对其进行风洞试验很有必要性.同时,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 (CFD)在风工程中逐渐成为风洞试验的辅助计算途径.本文采用风洞模型试验和计算机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主航站楼屋盖的风荷载分布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白云机场二号航站楼进行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可以得到建筑外表面在各风向角下的风压分布以及各测点的风
以中山市蒂森电梯试验塔为例,该建筑高247.3m,风荷载是控制性荷载;通过多点同步测压风洞试验,并结合时域和频域分析方法进行风效应分析计算.首先计算了惯性力法得到的各层等效静风荷载和风荷载时程分别作用下结构的位移响应,并分析了典型风向的结构响应特性;同时以330°风向的风洞试验时程数据为基础,进行了气动力功率谱密度分析;最后分析了阻尼比参数的选取对结构风致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该高层建筑的风致
本工程主要介绍了钢筋混凝土超高层结构屋顶放置钢结构发射塔结构设计,钢筋混凝土主楼高238m,钢结构发射塔高63m,发射塔与主楼动力特性差异较大,地震工况下,钢结构发射塔会有明显的鞭梢效应,本文将钢结构发射塔钢塔置于地上(单独模型)和钢塔置于主楼结构屋顶(整体模型)分别进行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整体模型比钢塔模型杆件的地震力放大5~14倍不等.最终钢塔结构地震力采用钢塔单独计算地震力的15倍进行设
本文针对圣和圣广场三期大底盘地下室上的4栋超限高层,介绍了该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结构体系、超限状况,介绍了本工程的地下部分和地基基础,提出结构优化主要集中在三个阶段:结构方案选型阶段、结构计算优化阶段、施工图设计配筋优化阶段。对于结构优化设计应以结构方案选型及结构计算优化为主,在配筋阶段对于结构性能影响的次要问题可适量采用节约设计,节材节能,符合新时代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计算风工程在过去的30年发展迅速,成为继风洞试验后研究建筑风荷载与风环境的新方法。建筑物处于大气边界层内部,湍流度与雷诺数较大,为了能尽量准确的模拟建筑物周围的流场以及表面的压强,同时考虑到计算效率,计算风工程中常用各种湍流模型而不是使用直接模拟(DNS)。本文研究了大气边界层湍流风生成方法DSRFG的计算效率问题,分析了在Fluent软件上通过UDF应用该方法时计算速度较低的原因,并提出了加速方
苏宁地标塔楼屋架顶高约为318m,屋顶构架自身高度约为60m,结构形式较为新颖,属于风敏感结构,需对其在风荷载激励下的响应进行专项设计.为此,本文基于风洞试验结果,考虑顺风向和横风向的综合作用,对其风激励下的结构响应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基底倾覆力矩小于规范设计值,主楼顶舒适度满足规范要求,屋架下部加速度值满足规范要求,上部加速度值较大,其风致下的位移响应满足规范限制要求.
通过对实际超高层双塔结构的群体风效应开展风洞试验研究,对有、无周边建筑情况下的结构整体风荷载、楼层分布风荷载进行比较,分析了关键风向时的群体风干扰效应;将风洞试验给出的等效风荷载用于工程设计并将其与规范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规则的群体建筑布局下风干扰效应与规范列出的风干扰效应明显不同,须通过详细风洞试验研究其影响并指导实际工程设计.
对横琴发展大厦特殊的百叶系统的典型布局,进行了常态风作用下的稳态流场模拟分析,获得百叶周围区域流场情况及噪声源.用大涡模型和FW-H方程模拟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利用谱分析得到幕墙的总声压级和A计权声压级,建议百叶系统的百叶条间隔在满足建筑立面效果前提下,间距尽量均匀布置,减少突变和百叶条外形避免尖角出现,线条流畅,以利于流场发展,减少漩涡出现,从而减弱噪声源。本项目的百叶系统与幕墙之间的建筑功能为检
长沙北辰A1地块由写字楼、酒店和商业组成,写字楼地上45层,建筑高度达206m,酒店地上24层,均设3层地下室,筏板基础,基底平均压力:写字楼800kPa,酒店600kPa,地基土为强风化泥质砂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500kPa,勘察报告建议采用桩基础设计方案.对勘察报告进行研判,校核分析了岩土参数指标,制定了专项试验方案.通过现场静载荷试验法和旁压试验法,验证了强风化泥质砂岩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三个30层高层建筑住宅小区项目采用了刚性桩复合地基,处理后的地基满足了高层建筑承载力和变形要求,并取得节约工程造价的成果.当高层建筑基础底面下天然地基较好,地基承载力较大,且刚性桩桩端有较好持力层时,采用刚性桩复合地基可作为30层高层建筑地基,承载力和变形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并可取得节约工程造价的成果。30层高层建筑要求刚性桩单桩竖向承载力较大,应保证刚性桩的桩身质量和承载力。30层高层建筑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