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癌治癌从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开始

来源 :2009年国际中医药肿瘤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iper09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研究认为: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疾病。人们日常的生活方式是什么呢?起居、睡眠、运动、饮食等等,都是人类的主要生活方式。本文重点谈谈饮食、睡眠、运动与防癌治癌的关系。
其他文献
仲景大黄、杏仁药对的作用,体现了肺与大肠的表里关系,为后世继承和发展,现代对此药对的运用主要体现于宣白承气汤方,多用于肺炎类疾病,而明确提出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几乎为空白,有待于临床和实验室的进一步研究。
腹痛是临床常见证之一,《金匮要略》对于腹痛的论述及辨治用药,散见于有关篇章,大部分方药至今仍广泛用于临床,且疗效显著。故有必要探讨其用药规律及特点,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本文仅就书中腹痛用药规律及特点,做一探讨。
半夏泻心汤出自仲景《伤寒杂病论》,因其配伍精当,效专力宏,故后世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但笔者认为,对于仲景治疗脾胃病的名方——半夏泻心汤,还存在较多认识上的误区,有待进一步商榷。本文深入的探讨半夏泻心汤的病机、配伍特点、临床应用等方面,对于临床大有裨益。
随着中药应用得越来越广泛,近年来对常用中药的不良反应的报道越来越多。比如云南白药中毒可引起少尿、无尿、血尿、蛋白尿、血尿素氮及肌酐增高,甚至发生急性肾衰竭而致死亡。因此,中药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不仅在于药物本身的毒性,也在于用药不当所造成的损害,可以说凡是药品,就会有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本文分析了中药的毒副作用原因,就如何正确认识中药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科学地合理使用中药进行了探讨。
肠道吸附法不能明确划归中医八法之一,但它又是实实在在的一种治法,尤其是张仲景著作中多有体现,总体上属于驱邪类。肠道吸附法既有下法之效,也有清、消法之用。在现代医学中,肝脏、肾脏功能不全,或者尿道疾病,往往导致有毒物质蓄积,如血氨升高,肌酐升高和高血钾等,小便不利尤其少尿或者无尿时,病情进展较快。这类疾病古人是怎样治疗的?从论治体系相对较完整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来看,通过肠道将有毒物质和水等排
肿瘤的多药耐药(MDR)是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MDR的机制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寻找选择性的MDR逆转剂已成为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合理使用中药联合化疗药物能够逆转肿瘤多药耐药,可起到一定的减毒增效作用.因此,中药低毒、高效的独特优势特点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中医药立足于辨证论治,从中药尤其是中药复方中筛选MDR逆转剂,在内可改善、纠正机体病理状态下异常的功能基因及蛋白组学,在外可改善肿瘤生
目的:运用补肾健脾方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脾肾两虚证(常见证型)患者,以期对补肾健脾方与脾肾两虚型原发性肝癌方证对应性作一初步的探讨.方法:采用频数分布和聚类分析方法,对253例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方证相关组(124例)、证同方不同组(65例)和方同证不同组(64例).结果:1.治疗前临床症候的聚类分析主要聚为5类,方证相关组和证同方不同组患者以脾肾两虚兼有气滞、血瘀和湿热的表现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对奥沙利铂化疗后外周神经毒性的防治作用.方法: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奥沙利铂、5-FU/CF化疗,同时使用神经妥乐平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中药治疗.结果:1神经毒性:治疗组神经毒性发生率为24.6%,对照组发生率为53.0%,P<0.05.2卡氏评分:治疗组生活质量提高占62.3%,对照组占49.0%,P<0.05.3化疗一般毒性:两组
目的:观察生脉联合清开灵注射液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着恶病质状态的改善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36例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或阴虚内热证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恶病质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以生脉联合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以甲羟孕酮,余对症支持治疗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连续用药4周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咳嗽、咯痰、食欲不振、口干咽噪、神疲乏力、发热等症状及气阴两虚证候的改善率、体重、双
本文论述了中医肿瘤学科的现状,然后从肿瘤临床规范化、疗效标准化与循证医学研究、中医维护生活质量的研究等方面探讨了该学科的进展情况,分析了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如中医肿瘤文献资料的整理与研究欠缺,展望了学科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