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贴敷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科学技术协作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16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198806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中药贴敷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的90例中风后便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服用麻仁丸,每日2次(早晚饭后各一次),每次99;观察组在服用麻仁丸的基础上接受中药贴敷治疗,每天1次,每次贴6-8小时.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有效率为84.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贴敷治疗中风后便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松颈正骨加循经推按)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眩晕及血液流变学和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将14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 3例,对照组采用松颈正骨治疗,观察组在松颈正骨基础上加针刺和循经推按治疗, 每2天1次,共治疗6次,以症状评分、血液流变学和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参数为观察指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69例和70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治疗后两组临床疗
目的:观察针刺泻法结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痰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为对象,其中针刺结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组30例,单纯中药组30例.通过分析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7天、14天、21天、28天的NIHSS评分及总有效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的NIHSS评分在不同的治疗方案、不同治疗时程上变化的趋势呈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第21天及第2
目的:观察针刺五脏原穴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38例失眠患者纳入观察,对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PSQI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痊愈22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7%.治疗后PSQI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五脏原穴是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方法.
目的:探索针灸治疗小儿发育的新认识.方法:选取2014年6月到2016年3月到我院针灸科门诊就诊进行针灸治疗的脑瘫患儿60例,将所有患儿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注射脑苷肌肽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脑瘫功能综合评定量表评分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而两组的前后差值对比(P<0.01),具有显著差异,可见针灸治疗和药物治疗对小儿脑瘫综合功能均有疗效,但治疗组的
目的:通过观察穴位与非穴位针刺治疗慢性颈痛患者的疗效差异,探讨穴位在针刺治疗疼痛类疾病中是否存在特异性.方法:招募以颈痛为主诉的慢性颈痛患者,将符合临床要求的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穴位针刺组、非穴位浅刺组和非穴位深刺组.结果:本次研究共完成90例慢性颈痛病例,三组患者入组时的基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组内比较三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0.05.组间疗效比较,穴位针刺组与非
目的:探讨针灸及运动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早期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程度,及与其能进行功能性活动的关系.方法:首发脑梗死偏瘫患者132例,综合组和对照组各66例,两组均按神经内科常规处理,并进行运动疗法.综合组同时按照中医辨证对患者上肢施以针灸.2组入院及出院时,分别评测患腕主动活动范围(AROM)、上肢运动功能积分(FMA)及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中进食、梳洗、穿脱上衣等项目的变化.结果:2组均治疗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按简单随机化原则分到治疗组45例,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44例,口服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别嘌呤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优于口服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别嘌呤醇治疗.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 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4例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辅以中西药治疗,观察组84例,在接受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运用针灸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恢复状况.结果:两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5%和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
目的:乳酸脱氢酶(LDH)是糖酵解中的关键限速酶之一,其中LDH-A在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并与预后呈负相关。前期研究表明,靶向LDH-A可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潜在靶点。本试验拟进一步研究LDH-A抑制剂草氨酸钠对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中的相关机制,评价LDH-A抑制剂与放疗联合作用的可能性。方法:选用人正常肺上皮细胞HBE作为对照组细胞,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
目的:观察小针刀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入选病例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普通针刺疗法,治疗组予以小针刀治疗.2组治疗后均采取相同的康复锻炼.治疗后进行随访记录.根据肩关节关节活动度以及疼痛改善程度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在关节活动度以及疼痛改善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结论:小针刀疗法治疗肩周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