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预警系统动力学的中国就业促进水平评价模型

来源 :第三届中国社会保障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XIAH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就业水平直接检验着社会保障的效果和质量,体现着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好坏程度。建立科学的社会就业促进评价模型有利于从宏观上操控失业预警,调整就业制度,促进社会保障发展。统筹我国劳动力市场运作的社会工程集复杂性和系统性于一体,符合国情的就业促进评价模型需要科学的失业预警理论作支撑。便于指导社会用工单位和劳动者的双向选择,服务于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化建设。论文以国内外失业预警理论与实践的沿革作铺垫。首先,阐述了就业促进评价活动的内涵和外延;其次,通过对我国劳动力流转因素的分析,构建了社会就业促进评价模型的因果关系和变量等式;再次,选用系统动力学作为分析路径,定量研究社会劳动力流转过程中的“模拟一反馈”控制和仿真技术,解决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和延迟问题;最后,通过确定社会就业促进水平的评价原则,设置评价指标体系,规划评价程序和标准化处理评价结果,归纳了预警系统动力学模型在社会就业促进评价中的应用。
其他文献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碎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矛盾日深,日本与法国分散型养老保险制度的统合异常艰难。中国政府执政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要求尽快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统合,人口红
会议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慈善事业在中国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慈善事业的主力军,企业选择什么社会领域为企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创造慈善效益、企业怎样有效地通过
会议
本文在描述改革以来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演变过程基础上,总结回顾30年来社会保障改革发展的成就,分析目前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已经奠定了一个比较坚实的基本制度框架。展望其未来发展,应当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社会保障自身的发展规律,加快建立健全“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劳有所得、住有所居”的现代社会保障体系。
随着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做实省份的扩展,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本文将比较国际上两种典型的个人账户管理模式——智利模式和新加坡模式,分析
会议
社会保障既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社会机制,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社会制度。在中国进入现代化中期阶段以后,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紧迫的时代课
会议
我国的企业年金制度、年金市场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通过提高优惠税率,建立完备的企业税收优惠体系,能为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能推动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健
会议
即将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社会保险法草案,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其优点:对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法律框架,对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社会保险费的征收、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
伴随我国于1999年步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我国的老龄化呈现出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多、自然增长速度快、高龄老人比例高等特点。“三代同堂”式的传统家庭越来越少,“空巢老人”现象
会议
近年来,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出现困难。本文剖析了当前养老保险关系转移难深层次原因,分析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与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关系,揭示养老保险关系“转移难”对于劳动者
会议
本文从劳动者个人生存发展的角度,观察社会流动性劳动者的现实状况,进一步分析就业和社会保障关系,特别是关注和研究流动性劳动者的社会保障问题。剖析流动性劳动者就业的社会保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