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机构卫生应急人员抗逆力模型与团队建设研究

来源 :中国心理干预协会2015年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aia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突现,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国际疫情局势严峻.我国疾控机构卫生应急人员作为处置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的专业队伍,在应急处置后会造成灾后心理后果,即灾后综合征;也会转变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因同理心易产生痛楚.基于长期处于这样高压负面职业状态,对应急人员影响心理问题的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了解应急人员抗逆力,团队的积极氛围以及团队的抗逆力和职业认同,包括自我管理、健康促进、心理调整、价值体现及工作幸福感,即抗逆力模型,建立有效的"心理干预模型";同时提高整个疾控机构卫生应急人员的团队建设(OEAP).我国疾控机构卫生应急人员抗逆力模型运用心理学的最新理论成果,通过实施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卫生应急人员的抗逆力,包括职业心理健康和压力应对等,探讨卫生应急人员压力应对策略.探索在社会转型期时期我国疾控机构省、市、区不同等级疾控机构卫生应急人员的压力源及其社会心理(抗逆力和工作幸福感等)的结构要素,研究其压力应对策略和方法,形成一整套针对疾控机构卫生应急人员抗逆力模型,从而形成一整套针对疾控机构的应急组织与员工促进的"团队建设"计划.不仅解决疾控机构卫生应急人员长期工作紧张状态而导致的心身耗竭问题,提高其工作幸福感、工作投入和工作旺盛感水平,而且更促进卫生应急人员队伍与团队建设,全面保障国家和人民安全,更加促进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顺利发展,为国家卫计委管理部门提供实证数据和有效方法,为今后制定相应应急人员抗逆力模型和管理规范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在创办国际化一流医学院宏伟目标的感召下,在李嘉诚基金会和各级领尊的大力支持下,汕头大学医学院根据中国国情和学院具体情况,采用国际先进的办学标准,制订了明确的发展目标,进行
目的:应用建构主义理论,针对北京大学医学部八年制学生,探索合理的"早期接触临床"教学模式与内容.方法:"早期接触临床"教学第一阶段按照医学部课程安排,给学生提供多种临床场
近百年中国气温变化总的趋势与全球是一致的,并且比全球平均略高。变暖主要出现在冬季。中国大气温室气体浓度观测结果也与全球代表性台站(如MaunaLoa)的一致。降水从上世纪50
在很大程度上,公共健康依赖于安全的饮用水、充足的食物、安全的居所和好的社会环境气候的改变可能影响以上所有的条件。简单地说,气候条件的变化会产生三方面的健康影响:①相
与我国气候变暖相伴随的是一些媒介生物性传染病的新情况,对此很多专家对此进行了研究、预侧。我国疟疾流行区主要分布于以北纬45°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气候
  Background: Monitoring and predicting dengue incidence facilitates early public health responses to minimiz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Weather variables are p
会议
气候变化对水源性传染病的影响已引起国内有关专家学者的重视,但是我国在这气候变化可能对水源性传染病传播的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方面的研究尚少,主要原因是部门分割、信息资
网络群体行为的发生源于网络群体的空间聚集,其行为与表现集体化,依赖于互联网发生并产生影响.近年来,网民在网络空间中的位置变得越来越重要,网民聚集的力量也越来越强大,网
人类社会的工业化进程,特别是蒸汽机的应用、规模化生产和电子信息技术等三次工业革命的爆发,带来了组织形态变革、商业模式创新和雇佣关系调整等一系列的连锁反应.EAP作为传
近年来,由于社会转型和体制滞后等种种原因,医疗纠纷和医闹事件增加,医患关系紧张甚至激化.建设互信和谐的医患关系对保证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卫生行业的发展和医学事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