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稚鱼爆发性死亡的病原鉴定

来源 :2013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lo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7月从简阳市某养殖户水泥培育池爆发性死亡的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稚鱼中分离得到2株优势菌,根据细菌学检测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两株细菌均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动物回归感染试验采用腹腔注射菌悬液法,每尾剂量为6.0×107CFU/mL.结果其患病症状同自然发病症状,证明该菌为致病菌;15种常规药物敏感性试验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结果显示,病菌对庆大霉素、多粘菌素B和美福仙敏感,对强力霉素、四环素、氟哌酸等13种药物不敏感.同时通过组织匀浆攻毒试验和疑似病毒PCR检测,结果注射无菌组织匀浆上清液试验组鱼全部死亡,死亡率为100%,且症状与自然感染相似,以疑似感染的Ⅱ型疱疹病毒,蛙虹彩病毒和斑点叉尾鮰病毒引物做PCR扩增,结果只有斑点叉尾鮰病毒引物能扩增出157bp的条带.结果表明该批爆发性死亡的南方鲇稚鱼感染斑点叉尾鮰病毒.综合分析表明此次南方鲇稚鱼爆发性死亡的病因为斑点叉尾鮰病毒继发维氏气单胞菌感染.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比较3种海参与3种贝类脂肪酸及脂肪醛二甲基缩醛的方法。该6种原料经Folch法提取总脂,用10%硫酸-甲醇溶液对其进行甲酯化反应,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脂肪酸及脂肪醛二甲基缩醛的组成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0%硫酸-甲醇溶液能有效地对脂肪酸进行甲酯化衍生;同时促使烯醚键断裂,并与甲醇发生缩醛反应生成脂肪醛二甲基缩醛。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从3种海参与3种贝类的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LC-Q-TOF)分析美国红参(Parastichopuscalifornicus)脑苷脂的分子种组成.以氯仿-甲醇(2∶1,V/V)溶液提取,经皂化和SPE净化后,在正离子模式下,通过自动二级(MS/MS)方式同时获取样品脑苷脂分子的一级和二级质谱图.筛取含180 Da中性丢失碎片的分子,再结合二级质谱中的长链碱和脂肪酸碎片,确定每种脑苷脂分子的结构
根据已知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生长激素(GH)基因cDNA序列,把黄颡鱼GH成熟肽的cDNA定向插入表达载体pET-28a,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用IPTG诱导重组蛋白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黄颡鱼GH以融合蛋白的形式得到了表达,分子量约为20.4KD,与预期的大小一致.在IPTG终浓度1.0mmol/L、温度37℃和培养时间4h的最佳诱导表达
为对南极磷虾及其制品中矿物质进行初步的安全性评价,本实验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MD-ICP-MS)测定了南极磷虾整虾、虾膏、虾糜、虾粉、虾油中钾(K)、钙(Ca)、磷(P)、砷(As)、硒(Se)、锌(Zn)、铜(Cu)、镉(Cd)、铬(Cr)、镍(Ni)、汞(Hg)的含量,采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了南极磷虾各制品中氟(F)的含量.结果表明,12种矿质元素在南极磷虾各制品中均不同程
28±2℃温度条件下,按200mg/kg的剂量对罗非鱼单次药饵饲喂磺胺间甲氧嘧啶(SMM)后,采用HPLC法测定各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研究SMM在罗非鱼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结果发现,药物在各组织中(血液、肌肉、肝脏和肾脏)的最大峰浓度Cmax分别为22.65、7.13、40.50、22.62 ug/mL(ug/g);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7.52、7.02、1.00/8.00和2.00/10.00
分别克隆凡纳缤对虾HSP70的C端肽结构域与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VP28,构建融合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的融合蛋白注入到对虾体内,研究其对对虾的保护作用和对对虾体内各相关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融合蛋白7天后,试验组对虾超氧化物岐化酶、溶菌酶、过氧化氢酶和STAT基因的表达量比对照组有显著的增强,WSSV感染实验也表明,该融合蛋白对对虾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目的]2013年6月上海长风公园水族馆饲养的黄金鲹出现了大量死亡现象,症状表现为体表有溃疡,轻微烂鳃;鳃色灰白,有粘液;体表和鳃未见寄生虫。[方法]从发病黄金鲹的病变部位鳃、肝、肾、脾脏及肠道分离出优势菌。通过16s rRNA的分子生物学亲缘关系分析方法分析鉴定,并进行了药物敏感性实验、制作组织病理切片。[结果]确认黄金鲹中优势菌为鲍希瓦氏菌(Shewanella haliotis)、弗尼斯弧菌
鳜鱼(Siniperca chuatsi)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特色养殖品种之一。由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引起的细菌性败血症、溃疡病是鳜鱼的主要养殖病害,给鳜鱼养殖产业带来了较大的损失。该菌的外膜蛋白A (Out membrane protein A,OmpA)是一种跨膜蛋白,是革兰氏阴性菌的主要外膜蛋白之一,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为建立一种检测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毒株方法以及研制其亚单位疫苗,本研究根据该菌Ⅲ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eseB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并在引物两端添加酶切位点BamHⅠ和HindⅢ,以迟钝爱德华氏菌L-49231菌株总DNA为模板,扩增获得eseB基因;通过重组表达,电泳检测,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获得重组eseB蛋白;采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制备免疫血清,对诱导表达的重组蛋
从健康刺参肠道分离出红酵母(Rhodotorula sp.)C11,体外可抑制刺参病原菌黄海希瓦氏菌(Shewanella marisflavi)AP629和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 NB13的生长.为获知饵料中添加红酵母C11对幼参生长和抗病力的影响,实验将红酵母C11以0(对照)104,105和106CFUg-1饵料添加到基础饵料中,每一剂量组设三个平行,每一平行50头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