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伸牵引按压摇摆斜扳法治疗脊柱侧弯

来源 :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ancuic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拔伸牵引按压摇摆斜扳法治疗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本院脊柱科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脊柱侧弯患者16例,男7例,女9例,年龄12至36岁,中位数24岁.术前冠状面胸弯Cobb角12.5°~31.7°,中位数22.1°;腰弯Cobb角10.6°~28.4°,中位数19.5°.术后配合四维牵引治疗3个月.随访观察脊柱畸形改善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24个月,中位数12个月.术后胸弯Cobb角3.2°~10.6°,中位数6.9°;腰弯Cobb角1.3°~6.3°,中位数3.8°. 结论:采用本院拔伸牵引按压摇摆斜扳法配合四维牵引治疗脊柱侧弯,能明显矫正脊柱畸形,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我科提出经皮内镜椎间孔内口入路椎间盘摘除术(percutanous endoscopic medial foraminal discectomy,PE-MF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并探讨应用PE-MFD该技术治疗LD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32例LDH患者接受了PE-MFD手术,平均随访10.1±7.6个月.分别于术前、术后出院时、术
目的:评估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方法:2014年1月和2015年12月间,53例(男30例女2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手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分析临床治疗结果.结果:随访时间3~24月,术前腿痛Vas评分7.08±0.83,术后3个月1.70土1.8
目的:分析椎间孔镜(transforarn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技术治疗复杂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方法:2011年4月-2013年10月采用脊柱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2例,其中复杂类型39例,共50个椎间盘,包括极外侧突出13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并退变性椎间孔狭窄17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9例.采用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和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腰椎侧路髓核摘除、神经根减压、纤维环成形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6月-2015年1月,本院采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16-20岁,平均年龄(18±0.5)岁,均为经非手术疗法治疗5个月以上无效的患者.病变累及L3-4者3例、L4-5者13例、L5-S1者7例(其中1例患者为L3-4、L4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下经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2013年3月-2015年12月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ODI)、Macnab评分评估疗效.结果:本组16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术前VAS评分为(7.06±2.2)分,术后3天(2.65±0.88)分,术后1月(1
目的:探讨采用椎间孔镜Beis氏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02月至2015年08月采用Beis氏技术椎间孔镜下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45例,采用VAS疼痛评分,ODI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lty in-dex,缩写ODI)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88.7分钟,平均出血量15.2(5~35)ml,VAS评分及ODI腰
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腿痛,因方法简便、安全可靠、效果肯定,在国内外被广泛采用.我科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分,共对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骶管注射治疗,指出膨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指退变髓核组织向四周膨隆,通常不出现症状者无需处理。突出型指髓核突破纤维环,尚未穿破后纵韧带,但可压迫刺激神经根出现疼痛,此型最适用于骶管注射。若为时过久,神经根发生纤维化改变则效果不佳。脱出型或
近年来随着临床水平的提高、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和手术器械的革新,关节镜、胸腔镜和腹腔镜等微创外科技术应用于脊柱外科领域,逐步形成了微创脊柱外科,成为脊柱外科发展的新方向.微创脊柱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spine sur-gery,MISS)是指经非传统手术途径并借助特殊手术器械、仪器或其它手段进行脊柱疾患诊治操作的微创技术.近年来脊柱微创手术器械的不断改善与发展,成为骨科微创界的
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肩背部肌肉劳损的疗效.方法:资料选自本院2013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66名肩背部肌肉劳损的患者,主要以冈上肌、冈下肌、大圆肌、小圆肌、菱形肌竖直肌的肌肉和肌腱的劳损,给予小针刀治疗.结果:随访5-15个月,治愈率达百分之百.结论:小针刀对于治疗肩背部肌肉劳损,不但症状改善明显、疗效甚佳,而且切口小、疗程短、费用少.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据一般统计,当临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后只有10%-20%的病人需要手术治疗.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可经非手术疗法得到缓解或治愈.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影像学的追踪观察,发现部分腰椎间盘突出可以被自然吸收.现将我科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的1例腰椎间盘突出自然吸收的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指出本文病例的腰椎间盘突出为腰5骶l椎间盘,因为腰5骶1椎管容积较大,骶1神经根起始较高,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