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参与式教学法的活动模式及教学效果

来源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flyg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英语课堂参与式教学法的常见活动模式包括学生的上台陈述、辩论、表演和讲课.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参与式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效果明显.通过参与课堂的各种活动,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阐述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公安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明确警务英语立体化教材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现阶段警务英语立体化教材编写模式及现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加深,我国政府加入各种国际组织,参与国际事务的进程和步伐不断加快,政府各部门开展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增加,对外语人才的数量以及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公安机关作为国家的执法部门,在国际刑警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组织间的作用和影响不断增大,开展国家和区域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对我国警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院校在英语警务人才的培养上应紧跟形势,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注重综
本文依据ESP(专门用途英语)的需求分析理论,在公安民警和公安院校学生对警务英语需求分析的调查基础上,提出公安院校设置警务英语课程的必要性.作为ESP专门用途英语的一个分支,警务英语课程是最能体现公安院校特色和学科特点的一门课程.警务英语课程的开设,是公安院校培养高素质警务人才的有效途径.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涉外警务活动也随之不断增多.培养既精通公安业务又具备警务英语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任务,对警务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临教材质量、师资力量、网络资源等方面的困境,唯有重视和加大基于ESP理论的警务英语教学改革,重视教材编写,加强教师培训,创建ESP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才能实现公安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
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分析我国警务英语的研究状况.研究检索了“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最早出现警务英语研究至2017年4月的刊文情况,以此数据为基础分析警务英语研究特点、发展趋势及热点话题等.最后从多个角度提出了加强警务英语研究的建议.
随着经济、科技和信息全球化进程加快,跨国犯罪呈现出日益增多的趋势.预防和打击跨国犯罪需要密切的国际警务合作,培养能够胜任国际警务工作的国际化警务人才成为当前公安工作的现实需要.国际化警务人才应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业务素质包括扎实的法律及公安专业知识、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良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国际化警务人才的策略有:丰富教学内容、深化警务英语教学改革、培养跨文化理念及加强公安院校国际交
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国际化办学理念和《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背景下,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国际化警务人才成为公安院校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国际警务人才需求出发,就国际化警务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进行探索.
新时代环境下,对公安人才的国际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涉外警务专业的开设与发展作为复合型公安人才的重要培养渠道也要与时俱进.科学合理地对涉外警务口笔译课程进行优势规划成为当务之急,要结合翻译作为学科和翻译作为服务的双重属性重新定位涉外警务口笔译课程.
公安院校开设的警务英语课程是专门用途英语(ESP)系列课程中的特色课程,面向公安,服务警务工作,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肩负着国际化警务人才培养的功能和使命.针对各地公安院校对警务英语课程设置差异较大的现状,本文明确了警务英语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性质,指出警务英语应定位于服务公安,从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上梳理了课程设置的总体思路,探讨了兼具个性化和多样性的分级分类实践性教学模式和测评体系.此外,文章
警务英语作为ESP的重要分支,在培养全面的现代警务人才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目前的发展,笔者试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入警务英语教学,建议教师在课堂内多使用抛锚式教学,学习者通过随机进入在课堂外加强学习.希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现有警务英语教学有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