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Evans截骨延长结合副舟骨切除及胫后肌腱重建治疗副舟骨源性平足症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nanwc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改良Evans截骨延长结合副舟骨切除及胫后肌腱重建治疗副舟骨源性平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0月~2015年12月30例(36足)副舟骨源性平足症合并前足外展的患者(男17例,女13例;单侧24例,双侧6例),经6个月以上保守治疗无效,选择改良Evans截骨延长结合副舟骨切除及胫后肌腱重建治疗副舟骨源性平足症。
其他文献
目的:由于髋臼前柱独特的解剖结构,拉力螺钉有可能穿透髋关节或骨皮质,损伤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因而未被广泛采用.本文旨在介绍C型臂X线透视机引导下快速建立髋臼前柱螺钉通道的手术技术,分析其临床疗效,并探讨临床应用的安全准确性.方法:对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笔者对髋臼前柱区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耻骨疏、髋臼骨折合并骨盆环不稳的11例患者,在C型臂X线透视机引导下采取导针快速建立前柱螺钉通道固定骨
目的 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不同内固定方案治疗寰枢椎复合骨折后的生物力学性能变化进行对比研究,为临床治疗寰枢椎复合骨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课题组前期建立的寰枢椎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断裂C1前弓和后弓及切断齿状突基底部,模拟Jefferson/Ⅱ型齿状突骨折的复合骨折有限元模型。根据内固定系统的大小规格及临床手术方法在复合骨折模型上加载寰枢椎椎弓根钉固定及枕颈融合术两种手术方案。对不同内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contribute to skeletal tissue formation.The Eph/ephrin has been shown to play a role in regulating bone homeostasis recently.Howe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
目的 跟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之一,占跗骨骨折的60%,占全身骨折的1%~2%,致残率高达30%。跟骨关节内骨折若治疗不当,可引起严重的足部功能障碍。探讨应用经跗骨窦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调查2014年11月至2015年7月采用经跗骨窦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35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3岁(38~47岁)。骨折类型为SandersⅡ型和S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经椎间孔病灶清除、椎体间融合(TLIF)、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3年4月采用一期后路经椎间孔病灶清除、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方法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21-64岁,平均38.2(38.2±11.6)岁.
Study design:A single-center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46 patients with Lenke5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Objective:To comp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bb angle 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seg
目的:探讨分析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外侧松解、内侧紧缩、半腱肌移位及髌韧带外侧部分内移在先天性髌骨脱位治疗上的应用。方法:病例取自我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自2014年9月至2016年7月住院治疗的3例。均采用改良Galeazzis与Roux-Goldthwait联合手术(即膝关节内外侧切口行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外侧松解、内侧紧缩、半腱肌移位及髌韧带外侧部分内移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髌骨脱位。我们采用比较患
目的:针对脊柱经皮内镜腰椎减压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对2014年6月起,我科使用脊柱经皮内镜减压技术治疗的连续30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
[目的]确定微型钢板固定桡骨小头骨折安全区范围,避免钢板固定对上尺桡关节旋转的影响及术中对桡神经深支及血运的破坏,最大程度的恢复肘关节的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45例在确定安全区后采用微型钢板手术治疗的桡骨小头骨折,其中MasonⅡ型30例,MasonⅢ型15例,术中按照桡骨小头解剖位置(Smith法)、周围关节软骨形态、Caputo法及前臂旋转方法确定钢
目的: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探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腘窝囊肿的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份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28例腘窝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1例,女性17例,其中儿童3例,年龄6-65岁,平均年龄48岁,全部为单膝,术前通过彩色B超或MRI检查确诊,按Rauschning和Lingdgren分级法,其中Ⅰ级3例、Ⅱ级19例、Ⅲ级6例,均采取关节镜下前路关节清理+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