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圣外王之道”对中国管理思想影响的批判性考察

来源 :世界管理协会联盟中国委员会,上海管理教育学会,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vi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圣外王之道是中国哲学的精神和问题。圣人应当具备内圣外王的品格,中国哲学的使命就是使人得以发展这种品格。内圣与外王之间的确存在一个现实的悖论,简单点说就是圣人不一定是王者,王者也不一定是圣人。然而,“内圣外王”作为伟大的理想人格,缘何在历史实践中却成为统治者的手段,不是圣人最宜于为王,而是为王者必定是圣人。这样一个实践对中国的管理思想产生了两个消极效应。弄清楚导致这两个消极效应的内在原因和传统文化因素,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因此,就必须对内圣外王的思想做一个批判性的和效果历史的考察。
其他文献
笔者按:近期,国内物品价格有一些波动,农产品价格“涨声”一片。国内外给予了极高的关注,相关部委出台了政策以化解价格急速上涨之痒。本文重点剖析生产成本、城镇化发展、资本运作、心理预期和政府政策等五大影响因素作用于农产品市场供需和价格的影响方向和程度,认为,我国农产品将长期属于供需紧平衡的状态,回笼货币,抽紧银根会抑制游资恶炒,但不会根本改变农产品价格长期看涨、短期有波动、产品间有较大差异的基本格局。
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农业产业化深入发展的“瓶颈”。农业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银行信贷和直接融资方面。在财政和信贷资金支持有限的情况下,仅靠农业企业内部自身积累远远不够。因此农业企业可以多种方式借助资本市场实现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变革,同时也应注意如何承担风险和责任。
随着近年来对企业信息化知识的普及,众多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利用实现信息化对节约企业成本和达到有效管理的重要性,很多企业也积极将ERP软件引入到本企业的管理中来。利用ERP的先进理念来提升公司的运作效率。但由于受到管理观念、经营条件、软件功能和员工素质的限制,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在实际应用中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在整个计划的安排和执行方面往往都达不到预期效果,从而导致从销售、生产、采购、物流仓
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特点是总量大、价值高、使用地点分散、管理难度大。特别是近年来电网建设迅猛发展,固定资产的快速增长对其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电网建设快速增长,传统固定资产管理显示出了种种弊端。电力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目前面临的困难很多。如资产管理环节多,资料传递方式不统一,数据全部依靠手工合并汇总,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去协调和处理。缺乏对固定资产业务的规范化流程管理,管理过程没有受到制度的严
杭州钢铁集团公司于2003年引入了SAP的ERP管理软件,通过该软件,引入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理念,梳理业务流程,优化管理模式,减少管理层次,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进一步提高企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杭钢的ERP系统实施了FI、CO、SD、MM、PP、PM、QM、HR、PS等9大模块,其中PM(设备管理模块)包含了主数据管理、设备维护管理、设备固定资产管理、设备采购库存管理等功能,是ER
本文以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商科专业课中外学生合班全英语教学一体化三年的实践为基础,从教学准备基础、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方法和教学管理等方面人手,分析了通过全英语授课使东方管理国际教育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企业成长由企业内部的“企业家潜能、经营者潜能和生产者潜能的管理组织体”完成。企业需要利用企业内部既有的资源和获得的外部资源,并通过内部组织来发现这些资源的潜能,再经过“生产机会”的发现,使之生产出产品并获得利润,实现企业成长。生产机会对于企业来说是最为重要的,通过“企业者潜能和经营者潜能”得以体现。企业对于外部诱因如何通过使用内部的资源未使用潜能或是克服外部障碍予以实现。
“以人为本”,作为东方管理中“三为”思想的出发点,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几个实例,本文阐述了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在员工被雇用前及雇用后,通过各种方法,积极主动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创造条件尽可能给以满足,员工人尽其才,企业也得到稳步发展。本文还介绍了日本著名的企业家稻盛和夫和他“员工第一”管理理念的形成及在京瓷公司的应用,论证了员工、顾客和股东三者的辩证关系。实践表明,以员工的利益为本,企业
现代编辑与出版工作中不能做到以读者、作者和社会效益为本位,本位主义、功利主义等现象严重,未能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理念。东方管理的人本思想要求在现代编辑出版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
本文在深入理解和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构成及其思想特色的基础上,综合东方管理学派创始人苏东水教授和相关学者的观点,重新审视东方管理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旨在进一步阐明: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既是东方管理思想的来源,也是其学说理念的核心;广泛而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正确理解和运用东方管理思想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