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治理引入洋领域--论全球海洋治理的基本问题与我国的应对策略

来源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2015年学术年会暨第二届中国海洋发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uxci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的扩展与全球海洋问题的频发等现实因素推动了全球海洋治理的产生,治理理论与全球治理理论则为全球海洋治理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来源.全球海洋治理是由目标、规制、主体、客体四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其实现方式主要包括主权国家合作方式、国际政府组织主导方式、国际非政府组织补充方式以及国际规制的强制作用方式.当前,全球海洋治理的实现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制约.作为一个重要的海洋大国,中国应在权力、能力与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加以应对和完善,以提升我国在全球海洋治理中的地位.
其他文献
  近年来,各种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富于时代感的专题展览在各地博物馆不断推出,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文以中国湿地博物馆为例,结合其在策划和实施专题展览中积累的
  作为社会教育场所,科技场馆是对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其教育目标是通过为观众提供教育项目,培养其主动学习、发现问题、享受体验乐趣的良好习惯。通过在科技场馆中开展体验
湿地博物馆自机构编制部门批准设立起,即被赋予了传承湿地保护文化、展示湿地保护历程、彰显生态文明成果的重要职责,肩负着传播湿地科普知识、引领湿地文化发展前沿、将湿地
通过介绍湿地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结合张掖湿地现状,探讨如何提升科普教育宣传水平,使其更好地发挥在湿地保护中的作用.本文具有一定的教育和科研价值,呼吁全社会保护和管
教育是湿地博物馆的一项重要功能,体验教育是一种重视人的体验与全面发展的教育.湿地博物馆具有开展体验教育的先决条件,本文就湿地博物馆陈列展览、互动展示项目及特色培训
本文从张掖市水资源现状分析入手,分析湿地与水资源的互馈关系及湿地博物馆对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结合水是农业发展的命脉、农业经济是张掖市社会经济发展驱动力,探讨湿地博
野鸭湖湿地博物馆建成于2007年,自建成之日起就为在保护区更好地发挥科普、环境教育的功能以及增强公众环境保护的意识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介绍了野鸭湖湿地博物
野鸭湖湿地博物馆是华北地区首座湿地博物馆,依托于北京地区面积最大的湿地——野鸭湖湿地,多年以来致力于向公众开展湿地科普教育,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介绍了野鸭湖湿地
  中国沿海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主要以海洋资源和环境为依托,故处理好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中国沿海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区域旅游化程度可以反映
会议
  利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空间基尼系数、熵指数和地点系数对2001-2012年我国海洋产业集聚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我国海洋油气业、海洋矿业和海洋盐业的产业集聚水平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