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幼儿园教师师德的困境与可能出路

来源 :第二届“中国·长三角”教师教育联盟研究生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jiu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明确指出了幼儿园教师师德的重要地位.纵观近年来中国发生的一系列幼儿园事件,表明中国幼儿园教师师德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民办园的幼儿教师.师德的提升不仅要靠国家政府及社会公众的监督和支持,更重要的是教师队伍自身构筑高尚的专业精神和良好的专业素养.
其他文献
STS教育思想是科学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本文以"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为例,从分类的原因、意义、目的以及应用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在中学化学教学实践中渗透STS教育思想.
育人之道,德字为先.今天,在社会大变革的现实情境下,强调"立德树人"显得格外迫切.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余年来,教师专业发展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不仅成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重要工作,也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要求."立德树人"是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也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公共治理逐渐形成,教育政策的发展变化直接反映了中国教育公共治理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市场、社会等社会主体的参与,促进了中国教育政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的实现,同时也推动了中国教育公共治理的发展,从而促进教育"善治"追求的实现.本文对教育公共治理的发展以教育政策的变化为主线进行了论述,并提出对实现教育"善治"的观点与建议.
亨利·唐姆斯被誉为一位书写优美道德良知的现实主义作家,《一位女士的画像》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作品中伊莎贝尔选择嫁给穷人艺术家,最终在婚姻关系破裂后又再次选择回到奥斯蒙德身边,最终达到康德所说的"自由"境界.其间充分彰显了伊莎贝尔崇高的道德品质,及道德修养在面临选择时的重要作用.
作为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重要人物,梁启超的教育伦理思想值得关注.就其自身而言,他子女的家庭教育也极为成功.梁启超在《为学与做人》这篇讲话中强调教育分为智育、情育和意育三方面,智育教人不惑,情育教人不忧,意育教人不惧,教育家教育学生,应该以这三件为究竟.梁启超在《论教育当定宗旨》一文中首先提出教育教育应以道德公准的传授为目的.梁启超后期的教育伦理不仅体现在教育目的论中,也体现在其"德性治学论"中.
教师的师德是教育当中的关键因素,这里说所的师德和道德一样,包含了许多方面,比如爱心,优良的品质和乐于奉献的精神等等;除了这些方面,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和关注对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的品质和性格培养在其成长和教育过程中也是非常关键的,这其中又包含了许多教与学的互动和智慧,"教学相长"是一句大实话.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的辅导员在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实施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关键性作用.本文梳理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日常工作开展两方面内容,提出在此视域下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对于促使两种理性的统一,改进传统教育方式方法的价值内涵,以及对社会发展、个人成长和创造力真善美导向的时代意义.人的学习和成长是终身的,本文通过
立德育人,是教育的重中之重.美育在现代化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是中国当代教育方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美育思想也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思想中,在其教学中得到很好地体现.美育越是和其他学科的紧密结合,就越有必要美育学科的独立存在,这样更能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从而提高教育的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审美教育建设不是可有可无的,它的发展势必会影响其他教育尤其是德育的实施效果.
职业社会化是指个体按社会需要选择职业,掌握从事某种职业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从事某种职业后进行知识、技能更新再训练的过程.大学生职业社会化特指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完成中学教育的初级职业社会化基础上,在大学期间较为系统地接受社会主义职业教育,形成社会化主流的职业观,形成职业情感和价值取向,间接地参与社会主义职业活动(主要是认识实习和顶岗实习),履行经济权利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职业文化的过程.职业社会化
于儿童来说,成长的呵护更在乎对心灵的关注.教师是儿童成长的陪伴者,其个人魅力不仅表现在自身的专业素养,同时还表现在自身独有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是走进儿童内心世界的一把钥匙.结合影片《地球上的星星》从儿童观、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独特品质三个方面阐述教师对儿童成长作用及教师素养的内涵.并反思教育,重新理解教师素养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