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肉猕猴桃新品种‘红昇’

来源 :第六届全国猕猴桃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ris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昇猕猴桃是由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与四川苍溪猕猴桃研究所合作,从来自于野生猕猴桃的实生后代中,筛选鉴定出来的红肉猕猴桃新株系.果实长扁圆柱形,果皮黄褐色,有少量的短茸毛均匀分布在果皮表面,平均单果重78~85g,果肉外圈金黄,果心周围呈鲜红色放射状线条,着色区超过种子部位,明显比红阳的红色区长,着色稳定,硬度达到0.6~1.0N(5~10kg/cm2)时带有较浓的猕猴桃果香,最佳食用期可溶性固形物能达到17%~22%,可滴定酸17mg/g,总糖200mg/g,风味以甜为主,略有酸味.四川地区种植的果实于9月下旬采收,采收后低温条件下可贮藏150d左右,货架期30d.红昇已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品种权号为CNA20120502.5,2016年4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最终定名为红昇.
其他文献
本文旨在评价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对桃树蚜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稀释7500倍、5000倍液单次施药防治桃树蚜虫较好,其5000倍液防治效果优于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而且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分别稀释7500倍、5000倍液共施药两次防治桃树蚜虫持效性及防治效果优于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相同的防效下,用药量少于吡虫啉。今后防治桃树蚜虫,宜在桃树露红、谢花2/3后,使用
为了探索防治蚜虫的新型药剂及其使用技术,笔者做了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防治小麦蚜虫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2g/亩对小麦蚜虫有很好的防效,较当地常用药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亩制剂用量减少80%的情况下,防效和产量略有提高。
通过喷施不同剂量的55%毒死蜱·氯氰菊酯乳油防治柑橘大实蝇药效试验,以明确其防治效果及其使用剂量,推荐55%毒死蜱·氯氰菊酯乳油防治柑橘大实蝇的有效浓度为550.0-687.5mg/kg。施药时喷水量要充分,喷雾要均匀周到,叶背叶面都要喷雾。施药时间为大实蝇成虫返园始盛期后施药效果最佳。
通过试验,评价0.3%四霉素水剂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效果和对水稻的安全性,结果表明,0.3%四霉素水剂能较好地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试验药剂对水稻生长安全,对天敌及有益生物未见明显不良影响。在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病初期,每667m2使用0.3%四霉素水剂制剂用量60-80mL,对水45kg,间隔7-10d,连续施药2次,能较好地控制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为害。
为进一步明确29%绿妃(吡萘·嘧菌剂)悬浮剂防治甜瓜白粉病的效果及对甜瓜的安全性,结果表明,29%绿妃(吡萘·嘧菌剂)悬浮剂在甜瓜白粉病发生初期施药对其有很好的控制效果,并且供试药剂所试浓度对甜瓜植株生长均安全,无不良影响产生。建议使用浓度40-50mL/亩,施药间隔期10-14d,施药次数可根据病情控制及病害发展情况确定。
介绍了稻瘟病和稻飞虱的发生流行规律,确定综合防控策略,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本着“长短结合、标本兼治、分区治理、综合防治”原则,经过实践,确立了“农业防治是基础,准确预报是前提,压前控后是根本,示范带动是榜样、适时化防是关键、专业防治是保障、绿色防控是方向、替代高毒是任务、领导重视是后盾、部门配合是源泉”的综合防控策略。
种子处理技术是病虫防控中的常用技术之一,为研究种子处理技术在麦蚜防控中的作用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种子处理技术能够很好地控制麦蚜为害,与常规喷雾防治相比,明显降低用工成本,对天敌和环境安全,有明显增产效果。在当前重视农业安全、环境安全的情况下,建议在本省进行大面积推广。
对景县小麦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介绍了农药械及统防统治情况,景县针对农药减量控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认为应强化领导,重视市场需求,完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进行大规模农民培训,做好统防统治工作。
本文就晚稻穗颈瘟发生特点、原因及防治对策作一简要回顾。建议加强预测预报,及时用药预防,淘汰高感品种,合理轮换品种,科学肥水管理,增强抗病能力,抓住关键时期,及早用药预防。
本课题组从湖南西部野生猕猴桃资源调查中,发现红心无籽猕猴桃单株,经多代无性繁殖选育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猕猴桃新品种湘吉红.2015年9月30日,湘吉红的栽培方法(一种具有单性结实特性的无籽猕猴桃栽培方法)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发明专利证书(专利号:ZL201410106980.3).2016年5月1日,湘吉红获得农业部授予的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品种权号:CNA20100466.1).根据多年栽培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