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内固定结合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Ⅲ型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wl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有限内固定结合超踝关节带铰链的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 3 \* ROMAN Ⅲ型pilon骨折,并评估其疗效。方法: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超踝关节带铰链的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30例(30侧)pilon骨折,均为= 3 \* ROMAN Ⅲ型pilon骨折,其中高处坠落伤20例,车祸伤10例,男23例,女7例。
其他文献
患者 女,50岁,因咽部异物感2年余入院;体格检查:咽后壁见淋巴滤泡增生,双侧扁桃体不大,表面未见脓栓.纤维镜检示:会厌喉面一约1.0cmX0.5cm大小新生物突起,表面光滑,遮蔽声带窥不清晰,双侧声带运动可,闭合佳;双鼻腔、鼻咽部未见异常.CT平扫示会厌喉面正中小条状突起,长约1.0cm,横径约0.6cm,边界清晰,密度略不均,CH值约45HU,增强后动脉期CT值约56HU、延迟期CT值约68H
目的 探讨栓塞治疗在纵膈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4例纵隔出血并行栓塞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行胸部CT平扫或增强检查,栓塞治疗时先行主动脉造影并探寻出血动脉,用微导管超选择插入出血动脉后采用明胶海绵、PVA或联合应用两种栓塞剂栓塞出血动脉,术后行胸部CT平扫观察栓塞治疗效果并进行随访。结果 术前CT检查确定4例患者均为纵膈血肿,术中经主动脉造影和探寻出血动脉,发现4例患者出血分
目的 探讨静脉肾盂造影(IVP)联合逆行肾盂造影诊对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经手术证实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狭窄患者术前的IVP及逆行肾盂造影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75例单行IVP可清晰显示狭窄段输尿管并见造影剂间断通过狭窄段;25例并行逆行肾盂造影后显示狭窄段长度及其下方输尿管情况;100例中67例肾脏显影延迟。患者均行开放手术或腹腔镜确
目的 解决由双电源供电系统电源切换造成的放射科影像设备故障问题。方法 分析故障原因,由于医院采用双电源供电系统,供电公司做电力调整时供电电路进行自动切换,会造成电源闪断。由于近期本区域内有工程在建,经常进行电路切换,而且切换时间多在夜间无法预知。已造成放射科多台设备电源及控制电路损坏。经反复考证,闪断造成设备的损坏主要原因是断电后瞬间再通所形成的浪涌,也叫突波,顾名思义就是超出正常工作电压的瞬
Purpose We aimed to investigate dynamic changes of phosphate metabolite levels in exercising calf muscle in healthy young volunteers using 31P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31P-MRS) during exercise
目的 探讨最佳时相单扇区重建技在消除高心率非预期自由呼吸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图像移动伪影的可行性.方法 对55例心率≥65次.min-1、呼吸屏气不良的咯血患者采用320排前瞻性心电门控动态容积CT进行支气管动脉成像,所得原始数据均采用单扇区重建算法、多扇区重建算法并联合最佳时相选择法进行CT容积数据重建.对两种重建图像进行主观评价(分忧、良、一般、差四个等级)和客观评价(支气管动脉平均CT值
目的 初步探讨多模式影像检查评估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早期血管再次开通治疗的有效性应用研究.方法 收集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东芝320排螺旋CT检查排除脑出血后全行GE3.0MRDWI、FLAIR、3D-MRA检查,其中30例发病3.5小时之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进行静脉溶栓治疗为神内组和30例发病6-12小时之内行介入动脉溶栓或者取栓治疗为介入组影像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治疗有效
目的 通过重构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五位一体”课程体系、“六融合”课程、“递进提升”能力的教学内容编排,培养与职业岗位无缝对接医学影像技术技能型人才,建设知识面丰富、实践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型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方法 通过详实的职业岗位调研,重构形成满足岗位知识能力和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的“五位一体”的课程体系。通过“医教一体,学教实岗”、“临床-情境-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培养满足临床岗位知识能力和职业
[目的]对肢体骨缺损的治疗,是临床治疗的一个难题。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采取双段骨组织牵拉再生技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自2009年3月至20015年3月应用Ilizarov技术,采取双段骨组织牵拉再生技术治疗了10例存在胫骨大段骨缺损的患者。
目的 探讨髓内钉在非正常解剖骨骼中应用的注意事项.方法 2012年2月~2016月6月应用髓内钉治疗非正常解剖骨骼2例.1例,女性,48岁,右侧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并且合并右侧下肢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肢短缩、肌萎缩畸形,X线片显示骨盆右侧发育不良,较键侧短小,股骨细小,颈干角、前倾角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