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浪底大坝变形观测资料分析与研究

来源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guiyu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小浪底水利枢纽大坝变形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建立相应的统计模型;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大坝竖直位移和水平位移进行了统计分析,为小浪底大坝的安全运行提供依据。通过分析得出:大坝变形主要受水压和时效的影响,温度对大坝变形影响极小;水压分量年变幅较小,时效分量逐年增加,但年增加量有逐年减小的趋势;大坝变形渐趋平稳,大部分工后变形已经完成。所建立的统计模型拟合精度高,预测能力优,可作为小浪底大坝变形的预测模型,也可为同类工程变形监测资料的分析与研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地下管线是生命线工程的主要部分,已经成为现代工农业生产和城镇生活的大动脉。已有震害调查表明,饱和砂土地层液化引起的地基大变形(侧向变形和沉降)是导致强震区生命线工程震害的主要原因。本文采用振动台试验来研究砂土液化引起的大位移对地下管道影响的特征,分析砂土液化的斜坡变形特征,孔隙水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斜坡地基会在水平振动下发生液化,出现涌砂等液化现象。砂土液化会引起边坡的变形,水平位移大于垂直位移
为研究三维地基中波阻板(WIB)的主动隔振,推导了三维层状地基薄层法的基本解答,建立了半解析边界元法,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分析了竖向激振作用下三维地基波阻板的主动隔振,详细分析了波阻板参数对隔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波阻板主动隔振可以取得理想的隔振效果;增加波阻板的厚度和剪切模量,选取较小的波阻板埋深,可以有效地提高隔振效果;增加波阻板的直径在一定程度上亦可提高其隔振效果。
基于考虑时间因素的显示有限差分原理,提出水平条分法数值模型,分析铺设在挡土墙背的EPS(Ex-panded Polystyrene)土工泡沫缓冲层对振动作用下挡土墙的受力与变形的减震作用。模型中EPS缓冲层为线弹性材料,墙背填土滑楔体被划分为若干个水平土层,每一个水平土层的边界受力与变形分别采用与应力相关的线性弹簧模拟。计算得出振动加速过程中挡土墙背不同高程位置各土条随时间而变化的压力和压缩变形值
运用土动力学和结构动力学原理,基于改进的Winkler地基梁模型,同时考虑桩侧土的弱化效应和地基土层的成层非均质性,采用数理方程方法分别求解土与桩的振动方程,建立了水平荷载作用下单桩水平简谐动力响应特性分析的计算力学模型和方法,并将所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建议计算方法的合理性。
通过振动台模型对比实验研究在地震条件下非液化和液化土层中桩基的工作机理。结果表明:非液化土中桩土相互作用力在地震作用过程中总体变化较小,在等幅波输入下则基本保持恒值;液化土层中桩土相互作用力在随液化进程明显增大,液化过程中土体相对位移增大导致的相互作用力增大的作用要大于土体模量降低而引起相互作用力减小的作用;非液化土中桩变形主要由上部结构惯性力控制,形成一种桩推土关系,此时常规的拟静力方法可取;可
在采用平面非线性有限元法对崔贺庄水库现状大坝进行动力反应分析,并利用简化Bishop法分析在地震动力情况下坝坡的安全稳定性基础上,进行不同抗震加固措施的效果和可行性研究,提出合理可行的加固方案。
预应力锚索是当今边坡支挡结构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由于贵州地区对预应力锚索的工作机理与破坏机理研究较少、施工中的经验不足,使得预应力锚索的加固效果相差很大。为此,通过对某边坡工程预应力锚索的现场试验,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根据预应力锚杆浆液灌注和张拉锁定的作业要求,通过浆液改性的试验研究,得到了一组配伍性较好的早强型普通硅酸盐水泥浆液配方。该组浆液水灰比适宜(m(W)/m(C)=0.45~0.60)、可注性好(可泵期??15min)、初凝时间2~8h,终凝时间≤10h,早期强度高(2~3d龄期强度15~25MPa)、且后期强度增长稳定。所研制的早强型水泥浆液2~3d凝期的抗压强度与改性前的普通硅酸盐类水泥浆液相比提
分析了支挡结构土压力随位移的变化特征,指出支挡结构土压力随位移的变化呈S曲线。提出了一种基于S函数的含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静止土压力和主动土压力临界位移四参数的土压力计算模
以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lO公路发生蠕滑变形的边坡为研究对象,全面介绍了10公路路基边坡蠕滑的特征,从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思路出发,找出造成蠕滑发生、发展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分析了蠕滑的成因机制和稳定性,提出了削坡、换填、排水的综合治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