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叶皂苷钠与化疗药的的相互作用的基础研究

来源 :第四届中国肿瘤介入与微创治疗大会(CCIO2013)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wf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别检测七叶皂苷钠与不同化疗药物在常规培养环境及缺营养缺氧培养环境下共同作用于HepG-2肝癌细胞系作用特点。方法采用MTT法,在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系中,分别检测10种化疗药物与七叶皂苷钠同时/序贯使用时,在不同的培养环境中及不同给药顺序下对HepG2细胞的抑制率。结果常规培养状态下,七叶皂苷钠与多种化疗药存在协同作用;共同孵育或者先给予化疗药协同作用最强;缺血状态下,大多数化疗药在共同孵育先给予化疗药表现为协同作用;少数化疗药与七叶皂苷钠呈现出拮抗作用;结论七叶皂苷钠与多种化疗药对HepG-2细胞有协同作用,该协同作用与两者的给药次序及培养环境相关,其机理需进一步明确。
其他文献
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血管腔内治疗已成为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并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然而,术后再狭窄降低了血管腔内治疗的效果,也越来越多地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探讨再狭窄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成为介入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研究发现,下肢动脉再狭窄是由多种因素参与的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各种因素互相作用,促进了再狭窄发展,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就目前下肢动脉再狭窄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
目的:通过分析股动脉与股骨头关系确定股动脉穿刺理想位置.方法:对114例经皮股动脉穿刺行介入诊疗患者术后行穿刺侧髂动脉造影,分别运用三种不同股动脉穿刺定位分区方法对本组资料进行测量、比较和分析,并作进一步统计处理、以确定三者间差异有无实际统计学意义.新建议法:将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连线作为腹股沟韧带的虚拟体内标志,股动脉分叉处设为穿刺下限点.以股骨头上、下缘及中点平面为参照,由上向下将股骨头均分为A
会议
Objective: Postoperative hemorrhage is one of the most fatal complications after abdominal surgery.Transcatheter arterial angiography and embolization has been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postoperative
会议
Purpos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ransarterial embolization with gelatin sponge soaked in ethanol (GSE) for the treatment of arteioportal shunt (APS) in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
目的 评价进展期胃底贲门癌术前动脉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对手术的影响.方法 对46例进展期胃底贲门癌患者进行术前介入化疗,采用Seldinger技术,选择性动脉插管药物灌注:5– Fu1000mg,DDP60mg,THP 50mg,介入后10~14 天进行手术治疗;,对术后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介入治疗不影响手术的进一步进行,对癌组织影响Grade 分级,Grade 0( 无效)2 例,Gra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明胶海绵微粒化疗栓塞治疗肝癌近期疗效,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 ’中Thl、Th2型细胞因子变化水平,探讨微粒化疗栓塞致肿瘤坏死后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3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30例肝癌患者为治疗组,应用明胶海绵微粒作为栓塞剂对30例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按mRECIST标准评价治疗组术后1月、3月、6月的临床疗效,并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检测对照组、
通过相关的文献复习,笔者将纳米材料/技术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分为下列6个方面:(1)新型管腔内支架研发中纳米材料/技术的应用;(2)新型纳米骨水泥的制备及其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和经皮骨成形术中的应用;(3)抗肿瘤热疗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4)温敏纳米凝胶血管栓塞剂的制备和应用;(5)药物(用)纳米粒的制备和应用;(6)非病毒性纳米基因载体的制备和基因治疗。继而,笔者在文中对上述6个方面的现状、
会议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s203)对肝细胞癌(HCC)组织ezrin基因表达及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的影响.方法 24例可切除HCC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4例;年龄42 - 74岁,平均年龄为58.6岁.术前接受As203治疗14 d(10 mg/d,静脉滴注).取治疗前的病灶活检标本和治疗后手术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均行ezrm表达检测,同时比较治疗前、后血清AFP水平的变化并分析
目的:探讨肺内注入肿瘤组织块悬液建立兔VX2肺癌模型的方法.方法:在MSCT引导下将VX2肿瘤组织块悬液注入12只中国大耳白兔右肺下叶内,利用MR扫描观察肿瘤生长和胸腔内转移情况,同时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结果:建立的兔VX2肺癌模型组织学表现与荷瘤种兔相同,接种成功率为100%,胸壁种植率为8.3%,实验动物从接种到MR扫描发现肿瘤生长的时间为7±1.5 d,从发现肿瘤生长到出现右侧胸腔积液间隔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