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水行政听证制度完善的法律思考

来源 :中国法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iang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行政听证制度是我国水法的一项重要制度,但有关水行政听证的概念以及存在的法律问题还存在许多法律漏洞。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水行政听证法律制度中听证范围、听证主持人的法律地位以及听证自由裁量权等问题的探讨,对我国水行政体征法律制度提出完善的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督促程序的历史背景及在中国运行现状,分析了适用督促程序案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明确督促程序案件的受理审理范围和明确确立法院的有限审查制度等对中国督促程序立法完善的建议。
本文介绍了在“西方”语境下对法院调解社会化的比较考察,分析了“当代中国”语境下法院调解社会化的正当性论证,以对委托调解运行状况的定量分析为基础,对法院调解社会化的运行实效评估,提出以委托调解为中心的法院调解社会化路径。
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融资理念的理想的担保制度要求建立一种简单、高效、低成本的担保权益实现机制,这也是目前各国担保法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抵押权的实现是抵押权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抵押权担保功能的最后体现。迅速、便捷、廉价地实现抵押权,既能及时实现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又能促进资金融通和商品流通,使借贷、买卖等经济活动得以正常开展。亟待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中直接强制执行程序的配套出台。
本文阐述了行政犯罪的双重可罚性,分析刑罚处罚与行政法上惩罚机制的具体衔接问题,如刑罚与行政法上的制裁的并存,刑罚排除行政法上的制裁的适用的情况,行政法上的制裁与刑罚的折抵,免刑后适用行政法上的制裁的问题,以及对行政犯罪处罚时应注重刑法的谦抑性。
本文介绍了我国相关法律中并未明确规定有保安处分制度,但在刑法和一些行政法规中,却零散地夹杂了一定数量具有不同程度保安性质的保安性条款。因此,存在保安处分的法律属性之争。叙述了行政法属性否定论,以及刑法属性的应然定位,但刑法定位存在现实障碍,从而探讨保安处分困窘中的制度选择。
金融危机是现代市场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体现.从历史的角度看,金融危机的爆发是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并且具有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在各经济体之间传递的属性.法律制度在预防和应对金融危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无法从根本上制止金融危机的发生,这与法律的不完备性有关.在法律不完备视角下,要降低金融危机发生的频次和破坏程度,就需要在金融监管者和法庭之间分配金融监管的"剩余执法权".
我国《公司法》第16条第1款对公司对外担保的构成要件规定模糊,同时没有规定担保无效后的法律后果,且对于本条是否属于强制性规范仍存在争议,造成了司法适用困难.本文分别从担保关系视角和公司内部关系视角对闭锁公司和公开公司的越权对外担保效力以及担保合同被认定为无效后的公司责任进行分析,认为针对闭锁公司,本条为非强制性规范,越权担保的效力视第三人是否为善意,针对公开公司,本条为强制性规范,越权担保绝对无效
发源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对经济法是一次大检验、大验证.从多方面证明了经济法理论的前瞻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充分证明了经济法是最能与时俱进、反映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法律部门和法学学说,是既能解决经济紧急危机,又能保证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现代市场经济法.本文结合经济法的“两手论”、“公私结合论”、“纵横统一说(论)”、“社会责任论”、“内部经济关系调整论”和“系统调整论”几个理论,主要探讨经济法在这场金融危
回顾金融法和金融监管的发展史,可以发现,金融法和金融监管一直在金融效率与金融安全之间不断徘徊.这次次贷危机的爆发其实就是没有研究和处理好二者的关系的一个表现.为处理好二者的关系,需要在金融安全与金融效率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消费者保护",形成等边三角形,金融安全、金融效率和消费者保护成为这个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足",这就是"三足定理".它认为金融安全、金融效率和消费者保护都很重要,金融法的立法,金融
目前,在国际间确立和发展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的国际实体法规则体系尚是一个需要作出巨大努力的系统工程,但诸如国际贸易组织(ITO)的《哈瓦那宪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OECD)的协议与建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委员会(联合国贸发会,UNCTAD)的《关于技术转让的国际行为法案(草案)》、世界贸易组织(WTO)框架下的《国际反垄断法(草案)》等一系列国际反垄断法议案中则提供了采取多样化措施控制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