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与香港土地利用状况对比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xiangtou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作为城市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一定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生态结构都会通过相应的土地利用结构得到反映。深圳和香港这两个经济中心城市隔河相邻,在空间、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上具有紧密联系,分析对比两者的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可借鉴城市之间的土地利用经验,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解决城市土地资源紧缺问题,探索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方式,并可为深圳与香港的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参考。本文基于2006年SPOT影像,经处理分析获取香港、深圳2006年土地利用/覆被图,结合相关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得到初步对比分析结果:第一,据土地利用结构相似性和分区差异性分析,表明深圳土地利用结构与香港相比存在可改进之处,香港高度集约的土地利用模式可供深圳借鉴;第二,通过两地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比分析可知:深圳土地利用景观异质性和破碎化程度较高,景观多样性也明显高于香港;香港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联系性高于深圳,各地类的空间连通性较大,土地利用景观稳定性较好;第三,两地建设用地和绿地的空间格局对比分析提示,香港绿地空间分布不均匀,呈集聚性,原生绿地得到较好保护,而深圳的绿地空间分布较为分散和破碎,生态环境多样性保护较香港弱。香港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九龙和香港岛等地,分布密集,空间连通性较好;深圳建设用地分布较为分散,空间连通性较弱,整体利用效率较低;第四,运用八分圆理论和精明增长模型对香港、深圳的城市空间分布偏好及空间布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两地城市空间布局相互影响不大。在两地深度合作过程中,应加大邻接部的土地开发强度。土地利用较粗放,单位土地产出值较低,人口和经济增长对土地需求的依赖性增大,表现为深圳发展受土地紧缺制约,其出路在于提高土地集约利用能力。
其他文献
介绍了一种基于LabVIEW的风洞控制系统中湍流场风速的计算机仿真方法。以Von-Karman谱作为湍流风场的功率谱,建立数学模型,推导出湍流场风速时程的计算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利
本文给出了实对称矩阵的特征方程有重根的情况下,不用施密特正交化方法求出互相正交的特征向量的一种解题方法.
实践教学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水产养殖类大学的专业设置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学科课程具有理论与实践结合度高、教学与生产实习紧密联系等一系列鲜明特点。
介绍了一种螺旋式半喂花生摘果机的摘果原理和工作过程,并利用Pro/E对其结构以及主要组件进行初步设计,可以为此类花生摘果机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我国的教育如今正处在改革阶段,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也如火如荼地进行。大学英语教学对学生的语言应用及文化素质的培养有着积极作用,而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还需要在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