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再生水灌区浅层地下水水质影响因素及污染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2017年年会暨地下水域环境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o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次研究通过分析北京市再生水灌区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组分及特征,深入研究了再生水灌区范围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地下水质的影响.通过对44眼监测井进行水化学取样分析,利用水化学分析方法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结果得出控制该区地下水质的主要是人为与天然条件两种因素.受天然因素控制,绿化用地的地下水类型为Ca.Na-HCO3,而受人为因素控制,工业及农业用地的地下水类型为Ca.Na-Cl(+NO3)及Na(Ca)-Cl(+NO3+SO4)两种类型.结合因子分析法与地统计方法,识别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影响下的含水层水质特征,结果表明影响地下水水质及组分的因素主要为水-岩相互作用、工业污水排放及农业化肥的施用.地下水中主要离子(Ca,Na,Mg,HCO3)代表天然成因(水岩相互作用),而NO3离子则对应着人为污染成因(农业化肥的施用及工业污水排放).而浅层地下水中的pH,TDS,EC,F,Fe,Mn 及As组分为混合成因机制,由绿化用地、居民用地、工业用地到农业用地其组分含量逐渐增加.研究表明人为因素及自然条件主导控制再生水灌区地下水类型及水质特征,且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水化学特征及主控因素不同.
其他文献
2016年研制了RZW-3A型二氧化碳测量仪,并在昌平台开展了实验观测.RZW-3A型数字化二氧化碳观测仪由二氧化碳采集模块、温度采集模块、单片机、GPRS、云主机、集气装置和太阳能供电系统等组成。该系列仪器遵循“十五”地震通信协议,自动入库,具有性能稳定、维护少、成本低等特点,该系列仪器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故障识别,易于维护,是网络化和数字化的地震前兆测量仪器。
山西地下热水分布与断裂构造有着密切的关系,地下热水出露处几乎都有不同规模的断裂活动存在,特别是盆地中部和边缘断裂构造十分发育,为地下热水循环提供了良好的热源和通道.地壳热流体是地壳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地壳演化的地质历史时期还是在现今都积极参与地壳内部和地壳表层的各种动力作用,直接影响着多种自然灾害的发生,特别是在地震的孕育与发生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山西地区地热循环深度与强震之间的关
获得准确可靠的地震定位结果,是区域测震台网大震速报、地震编目工作的关键,也是地震预报和地震学研究的重要基础.而地壳速度模型与地震的定位精度密切相关,合适的地壳速度模型可以帮助地震学家准确判断地震测定精度.因此,地壳速度模型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
实现对台站地震专业仪器的远程电源管理,确保在仪器无法连通时,通过远程电源管理系统对仪器的手动或者自动远程断电重启,及时恢复仪器的正常运行.该系统利用UPS电源和智能电源输出直流12V电压,然后给数据采集卡、串口服务器和前兆仪器进行供电.
影响地震定位参数精度的因素很多,如"定位子台网"(分布比较合理的台站参加定位)分布、区域速度模型、震源深度测定算法、震相测量误差等等.其中台站布局是影响地震定位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震的孕育的过程,也是应力作用下构造活动的过程,Rn、H2、CO2等深部气体伴随着断层、裂隙等不断发育而向上运移,同时由于断层的摩擦作用,会产生部分溶解于水的矿物质,通过测量分析断层的溢出气体和地下水的酸碱度、电导率等的变化特征,来推断断层的活动性,为区域地震活动提供依据.
活动断裂带作为大陆地壳的薄弱带,通常具有较高的渗透性,这为来自深部的壳源或幔源气体提供了向地表逸散的主要通道.沿着活动断层或断裂破碎带逸出的气体(断层气或土壤气)是地球化学场中反应最为灵敏、迁移性最强的物质,可以携带地下深部信息至地球表面.因此,通过测量断层气浓度变化来判断断裂带现今活动性、寻找隐伏活断层和研究断层构造特征,为地震预测提供了一种较好的观测手段.
流体地球化学学科具有诸多地震前兆指标,其中氡气(Rn)、氢气(H2)、二氧化碳(CO2)、断裂带地气雾等地下气异常以及水位、水温、水化学特征等地下水异常备受关注.并且,随着分析测试技术的革新,也涌现出了一些新的地震地球化学研究方法.
Typical pollution source assessment had significant meaning for developing effective groundwater pollution control,PCA couple with FA as the main methods for source apportionment were used to understa
地下水天然防污性能评价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基础性工作,可为地下水污染防控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采用DRASTIC法进行了石羊河流域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详述了评价体系,展示了各指标区域分布特征,防污性能评价结果显示,2015年石羊河流域地下水天然防污性能较好、防污性能中等和防污性能较差面积分别为:7184.47km2、1803.22km2和1834.44km2,其中地下水天然防污性能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