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开山屯地区大蒜沟组和庙岭组的形成时代

来源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ruk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林省延边地区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南缘,是华北板块、松嫩-张广才岭地块和兴凯地块的接合部位.延边开山屯地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兴凯地块和华北板块陆缘增生带的交汇地带,属于西拉木伦-长春缝合带的东延部分.本文的研究显示,开山屯地区存在晚二叠世地层,这也得到了近年来其他学者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成果的支持。
其他文献
自Lombardo& Rolfo(1998)在中喜马拉雅Kharta地区首次发现退变榴辉岩以来,退变榴辉岩在中喜马拉雅主要有4处报道,分别为Ama Drime Massif岩体内(中国定结地区)、Arunvalley(尼泊尔东部)、Sikkim(印度)和不丹西北部.榴辉岩记录了地壳增厚与快速折返的过程,中喜马拉雅榴辉岩的发现对理解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碰撞过程及其动力学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华北克拉通发育3条古元古代构造带,包括:东部陆块内部的胶-辽-吉带、西部陆块内部的孔兹岩带(Khondalite belt)以及2个陆块之间的中部造山带.通过20多年的深入研究,在区域构造、变质地质、岩浆作用、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以及地球物理等方面积累了大量资料,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学进展.该项新发现对于重新认识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在三叠世俯冲一碰撞的动力学过程、重新建立苏鲁-大别超高压变质带构
华北陆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克拉通地块之一,保留有大于3.6 Ga的古老地壳物质残留,其变质基底分为东部陆块、西部陆块及分割东部和西部陆块的中央造山带.本文的研究地区位于东部陆块的东南部边缘,区内存在新元古代(震旦纪)和古生代地层且均遭受了褶皱变形,形成了徐州-宿州弧形构造带,涉及的前寒武纪基底主要是以变质地体形式零星分布于霍邱、蚌埠及相邻地区,包括"五河杂岩"和"霍邱杂岩",以及产出于夹沟等地
柴北缘超高压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呈狭长状夹于祁连板块和柴达木板块之间,主要由花岗片麻岩、长英质和泥质副片麻岩及少量斜长角闪岩、大理岩组成,高压-超高压变质的榴辉岩和石榴子石橄榄岩呈透镜状或夹层状产于围岩片麻岩中.滑石-蓝晶石榴辉岩具有与区内粗粒多硅白云母榴辉岩和细粒块状榴辉岩明显不同的地球化学属性、原岩形成时代和矿物组合,但相似的p-t轨迹和变质时代,表明其原岩为构造就位的古洋壳,在早古生代与粗
白云岩的形成机理是碳酸盐岩石学中最复杂、争论时间最久却又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研究白云岩的成因中最重要的内容则是对碳酸盐白云岩化作用模式的研究.碳酸盐白云岩化作用是白云岩成因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深入理解现有的不同碳酸盐白云岩化作用模式将对改进现有的模式、甚至总结出全新的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白云岩化作用是指灰岩被富镁流体交代而形成白云岩的过程。由于目前的白云岩化作用模式没有统一的定论,笔者通过阅读
碰撞造山带内陆壳的变质演化、部分熔融时代和持续时间研究是揭示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关键.许多造山带都广泛分布着具有不同全岩成分的混合岩,如变杂砂岩、变泥质岩和变基性岩,重建这些混合岩的变质作用p-T-t轨迹能够更好地阐释造山带的演化历史.因此确定该组年龄代表石榴子石角闪岩退变质年龄。本文和以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南迎巴瓦杂岩中的高温和中温麻粒岩相亚单元具有相似的降温降压P-T轨迹,但高温单元具有较高的变质压
会议
义敦地体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是三江构造-岩浆-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前人对义敦地体内发育的一套规模宏大、保存相对完整的弧岩浆岩系开展了一系列地球化学、年代学、成矿流体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而对该地体内前寒武系变质基底的研究较少.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白云母石英片岩原岩为砂岩;石榴子石云母片岩原岩为流纹英安岩、英安岩;绿泥石片岩原岩为玄武岩、安山岩;黑云母斜长片岩原岩为流纹岩。
敦煌造山带西接塔里木克拉通,东接阿拉善地块,北邻北山造山带,南以阿尔金断裂为界.敦煌造山带内总体出露一套具有"孔兹岩系"特征的中高级变质杂岩和少量的TTG片麻岩.敦煌蘑菇台一东巴兔地区的变质基性岩石均记录了典型造山带顺时针包含近等温降压(ITD)阶段的变质作用p-t轨迹。高压基性麻粒岩变质峰期p-t条件介于麻粒岩相和榴辉岩相过渡区,接近高压变质相系,指示俯冲带构造环境。
大陆深俯冲-折返过程中变质熔流体活动对于物质和元素的迁移、岩石物理性质的改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指示意义.然而,超高压-高压条件下变质熔流体的活动时间、来源及机制等仍存在很大争议.为对大陆俯冲带变质熔流体演化提供更为明确的认识,本研究对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中部将军山地区混合岩化榴辉岩内的复合花岗质脉-石英脉的岩石学成因与意义进行综合分析.